猪口蹄疫防治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口蹄疫防治ppt课件

防制措施 4.对于外购后备种猪或仔猪,必须在注射一次后间隔3~4周加强免疫一次。 5.合理接种口蹄疫疫苗的母猪所产仔猪,70日龄首免较为合适,3~4周需要再注射第二针。未接种过口蹄疫疫苗的母猪所产仔猪,断奶前几天或断奶一周后首免,3~4周再加强一次。 注射剂量:按照所使用疫苗说明书剂量适当增加剂量注射,对于合成肽疫苗,加大一倍剂量效果会更好。 防制措施 为使注射疫苗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解除部分猪场担心注射疫苗可能出现的部分猪只应激的顾虑,可在注射疫苗前对猪群进行一次药物保健,比如中药+阿莫西林+四环素类药,即将药物加入饲料中饲喂5~7天,停药后即可注射疫苗。 生产上猪群只注射一次疫苗或只注射种猪而保育猪、生长育肥猪不注射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会造成免疫漏洞。 治疗措施 可进行紧急治疗,以防继发感染。治疗以抗病毒和抗细菌感染为出发点。 蹄部和母猪乳房可先用老陈醋、0.1%高锰酸钾液、冰硼散或各种能带体消毒的消毒剂洗净局部,再涂布龙胆紫溶液或碘甘油、鱼石脂软膏等,经过数日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 最好一直用“碘制剂”喷淋消毒。 治疗措施 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和保健是必要的,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并可有效控制继发感染,减少因蹄壳脱落导致的淘汰及死亡。 1. 肌注治疗:症状较重猪,清开灵或干扰素、青霉素或头孢等,1天1-2次,连用3天。个别重症猪,可静脉输液治疗。 2. 饲料用药:中药+阿莫西林+强力霉素类,混饲2周。 治疗措施 3. 饮水用药:电解多维+阿莫西林+糖,饮用2周,促进口腔粘膜溃疡的康复。 4. 药物停用后,最好马上在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 饲喂一段时间或长期饲喂! 5. 整个疫情期,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微生态制剂”,可减少病症或死亡,促进康复。 6. 康复血清+干扰素 张 雷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2014年3月 口蹄疫 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它动物。 特征: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水疱、溃烂。 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列为动物A类疾病。 我国农业部把口蹄疫列为第一类动物疫病中的第一个病。 口蹄疫简介 国际上的做法和国家要求 是人畜共患病 国际:政府赔偿、全扑杀 国内:少赔偿、少扑杀,免疫为主要手段 病原学 口蹄疫病毒属小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是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病毒粒子直径为23~25nm,放大150万倍似小米粒大小。呈球型或六角形,无囊膜。 有7个血清型,80多亚型。该病毒易变异。新的亚型在不断出现。型间互不交叉保护。型内各亚型间仅有部分交叉保护,各毒株抗原变异很大。 1928年国际兽疫局决定采用O、A、C三型为国际通用的命名。 1948年命名了南非I型(SATl)、南非Ⅱ型(SAT2)、南非Ⅲ型(SAT3)。1954年报道了亚洲I型(Asia I)的存在。 感染--复制--进入血液--病毒血症--水泡 症状 不明显 1-2天 体温升高 2-7天 水泡破溃--溃疡、化脓---结痂---------------痊愈 5--7天 接触 空气 消化道 口蹄疫病毒感染机制 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感染动物向周围环境中排泄大量病毒,至少要持续7天。其主要传播方式是气溶胶传播,特别是在温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高湿度和适温有利于远距离的空气传播。感染猪可产生大量气溶胶,因此,常被称为“放大宿主”。 流 行 病 学 易感动物 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以偶蹄动物动物最易感,野生动物和人也能感染 家畜中以牛(奶牛、牦牛等较水牛易感)最易感、其次是猪、再其次是羊易感,野生动物中野牛、驯鹿、野猪、大象均易感 幼龄动物较成年动物更易感 本病原来发生首先是牛、80年代后,以猪发病为主 传染源: 潜伏期可排毒,发病期排毒量最多。恢复期排毒量少。 分泌物和排泄物(水疱液、水疱皮、奶、尿、唾液及粪便)病愈动物带毒(2-3个月、牛24-27个月、羊7个月)。 绵羊是本病的“贮存器”(羊群带毒) 猪是“扩大器”(排毒量大) 牛是“指示器”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黏膜和皮肤) 传播媒介 畜产品(皮毛、肉品、奶制品) 饲料、草场、饮水和水源、饲养管理用具、运输工具 空气 流行特点 该病传染快、流行广、发病率高,往往牛、羊、猪在同一时间内发病。 近年来,猪发生有扩大的趋势 牛、猪、羊感染后,症状最明显的是牛,最不明显的是羊,而感染后排毒最强的是猪,其呼出的气体中FMDV是牛的20倍 流行形式: 大流行或流行 该病的流行可呈跳跃式传播:主要是流通原因 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