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颈椎病针灸治疗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颈椎病针灸治疗ppt课件

颈椎病分型 检查:头部转动时颈部或枕部疼痛加重,压迫患者不稳定的颈椎棘突可诱发或加重交感神经症状。 X线检查: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节段不稳,以颈椎3-4椎间最常见。 颈椎病的分型 5.脊髓型 脊髓受压者,可出现上肢或下肢,一侧或两侧的麻木、酸软无力、颈颤臂抖,甚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全痉挛性瘫痪,如活动不便、步态笨拙、走路不稳,以致卧床不起, 甚至呼吸困难,四肢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等感觉或运动障碍。 颈椎病的分型 6.混合型 在临床上,以上各型很少单独出现,最为常见的是同时存在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即为混合型颈椎病 。 中医分型及治疗 1.风寒痹阻:颈、肩疼痛,颈项沉重酸痛,僵硬活动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减。随气候变化而变,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治则:温经散寒、化湿通络止痛 中医分型及治疗 主穴:天柱、风池、大椎、颈夹脊、外关、后溪、阿是穴。 配穴:痛以大肠经为主者,加合谷,以三焦经为主者,加外关。以小肠经为主者,加后溪。 中医分型及治疗 刺法:捻转泻法或平补平泻,以病人耐受为度。 方义:风寒湿之邪侵袭,脉络痹阻,取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风池、督脉之大椎穴以温阳散寒;手阳明经之合谷、手少阳之外关穴、手太阳之后溪通调本经气血以通络;颈夹脊为经验穴,以温阳化湿,通络止痛。阿是穴为缓急止痛之要穴。 中医分型及治疗 2.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心悸气短,颈项疼痛,四肢麻木,肌力减退或肌肉萎缩,走路不稳,舌质淡,苔少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则:益气养血、通络行痹 主穴:百劳、大椎、脾俞、膈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伴颈项部疼痛,加颈夹脊;头晕目眩气短加者百会、气海、太溪;心悸者,加心俞、大陵;走路不稳者,加涌泉、三阴交; 中医分型及治疗 刺法:主穴以补法为主,配穴以穴位特性选补泻法手法,以病人耐受为度 。 方义:百会、大椎、足三里三穴同用,可以温阳补气通络;膈俞、脾俞、肾俞可养血通络,诸穴通用可益气养血、通络行痹。 中医分型及治疗 3.气滞血瘀:颈肩背或上肢疼痛,固定不移,痛如针刺,兼见肢体麻木,甚或肌肉萎缩无力,舌质暗,苔薄白,脉弦。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主穴:风池、大椎、颈夹脊、阿是穴 配穴:痛或麻以大肠经为主者,加颈5横突后节结、手五里、手三里、合谷,以三焦经为主者,加颈6横突后节结、天髎、臑会、外关透内关。以小肠经为主者,加颈7横突后节结、天宗、小海、后溪。 中医分型及治疗 刺法:捻转泻法或平补平泻,以病人耐受为度。 方义:大椎为督脉之要穴,六阳之会,可通督行气、通络;风池、颈夹脊以疏通局部气血,各经循经取穴可以增强益气通经之效,进而可起到活血化瘀之功。 中医分型及治疗 4.痰湿阻络:头晕头昏,头重如裹,肢体麻木不仁,纳呆泛呕,舌质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治则:祛痰化湿、通络 主穴:百会、风池、天柱、颈5夹脊、脾俞、丰隆。 配穴:伴颈肩部沉困者,加大椎、肩中俞、天宗;伴恶心欲呕者,加内关;伴耳鸣者,加悬钟;伴上肢麻木者,参照气滞血瘀型辩证。 中医分型及治疗 刺法:捻转泻法或平补平泻,以病人耐受为度。 方义:脾俞、丰隆以健脾益气、祛痰化湿;百会、风池、天柱、颈夹脊以温阳化湿,以疏通头颈部气血,为治疗头晕之要穴。 中医分型及治疗 5.肝肾亏虚: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头重脚轻,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肌肉萎缩。舌红少津,苔少或薄黄,脉弦细或沉。 治则:补益肝肾、濡养筋骨 主穴:百会、天柱、颈夹脊、肝、肾俞、太溪。 配穴:头痛重者,加太阳;五心烦热者,加三阴交;伴失眠多梦者,加神门、三阴交;伴耳鸣者,加悬钟;伴上肢麻木者,参照气滞血瘀型辩证。 中医分型及治疗 刺法:主穴以补法为主,配穴以穴位特性选择补法手法,以病人耐受为度。 方义:肝俞、肾俞为肝、肾之俞穴,配太溪可以补益肝肾阴血,濡养筋骨;百会、天柱、颈夹脊为治疗眩晕头痛要穴。 中医分型及治疗 6.肝阳上亢:颈部酸痛,按之僵硬疼痛,头痛眩晕,眼痛目眩恶心呕吐,胸痛心悸,急躁易怒,舌质暗红,脉弦数。 治则:平肝潜阳,调和气血 穴位:风池、颈夹脊、曲池、后溪、合谷、内关、太冲、三阴交、中脘 中医分型及治疗 方义:本证由于年迈体虚,肾精亏虚,颈部肌肉筋骨失养疼痛,肝阳上亢则头痛眩晕,主选肝经穴以平肝熄风,风池为平肝熄风,治疗头痛眩晕要穴,又有环节颈部肌肉痉挛的作用,颈夹脊属局部取穴,可疏通局部静脉气血而止痛。 病例 张某,女,50岁,编辑, 主诉:右侧偏头痛,闷痛4个月。 病史: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偏头痛,服扶他林后疼痛减轻,作脑CT无异常;现仍右侧偏头痛连及颈肩,头闷时晕,左臂发麻,指端发红,心慌,目胀痛,飞蚊症。已经绝经2年,西医诊断为轻微抑郁症。睡眠尚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