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化学原理、方法与应用 ppt
电化学原理、方法和应用 林海波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长春市解放大路2519号,130021 电话:8499221 E-mail:Lhb910@mail.jlu.edu.cn 第一章 绪论 §1 .1 电化学的研究对象 ——电化学科学是研究电子导电相(金属、半导体)和离子导电相(溶液、熔盐、固体电解质)之间的界面上所发生的各种界面效应,即伴有电现象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科学。——电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第一类导体。属于物理学研究范畴,电化学只引用结论。 第二类导体。电解质溶液理论,经典电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两类导体界面性质及效应——现代电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 电化学的发展简史 (1)Thermodynics period(18~19century) 1799年,伏打(Volta)电池,Calvani Cell 1800年,Nichoson, Carlisle: Volt piles 1807 Davi electrolysis(Na, K) 1824 欧姆定律 1833 Faraday 定律 1873 Gibbd定律 1880 Helmholtz 双电层概念 1887 Arrhenius 电离学说 1889 Nernst 电极电位公式 (2)Kinetics period 1905 Tafel 公式 30s Butler-volmer equation 40s Фруцкн 50s Bockris, Parsons, Conway 形成了以研究电极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主要对象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现代电化学的主体 (3)Modern period ——非稳态传质过程动力学、表面转化步骤及复杂电极过程动力学理论方面和界面交流阻抗法、暂态测试方法、线性电位扫描法、旋转园盘电极系统等实验技术发展 §1 .3 电化学应用 (4)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anticorrosion) ——atmosphere corrosion, soil corrosion, ocean corrosion, damage of metal and alloy (anode process) (5)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and sensor ——current or potential ~ concentration (6) Electroosmosis (electrodialysis) and electrophoresis §1 .4 电解质溶液 一、溶液的电导 电导率、当量电导 二、离子淌度 三、离子的电迁移与迁移数 四、电解质溶液的活度与活度系数 五、离子活度和电解质活度 六、离子强度定律 第二章 电化学热力学 §2 .1 相间电位和电极电位 一、相间电位 1、相间电位是指两相接触时,在两相界面层中存在的电位差 2 两相之间带电粒子的转移 (1)若粒子不带电 ?GiA?B=?iB- ?iA (粒子在两相间转移所引起的自由能变化) ?G—自由能的变化; ?—化学位 达到平衡时 ?GiA?B =0 即 ?iB = ?iA (2.1) (2)若粒子带电,在两相转移时,除了引起化学能的变化外,还有随电荷转移所引起的电能变化 3 孤立相中电荷发生变化时能量的变化 4 为克服试验电荷与组成M相的物质之间的短程力作用(化学作用)所做的化学功 1mol带电粒子所做的化学功等于该粒子在M相中的化学位? i 。若粒子电荷电量为ne0,则1mol粒子所做的电功为nF?,因此,将 1mol带电粒子移入M相所引起的全部能量变化称为该粒子在M相的电化学位? i 。 ? i + nF? = ? i (2.3) 显然, ? i = ? i + n F ( ? + ? ) (2.4) 电化学位与M相所带的电荷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该粒子和M相物质的化学本性有关。 二、金属接触电位 金属接触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