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doc

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浙江省海宁市南苑中学 许逢春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教育有这样一个明显的倾向,即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满堂灌,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成为在一定范围内的有效竞争方式,但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综合运用等多种学习实践活动和能力的培养被忽视,以至于学校成为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学生被培养成为习惯于按常规办事,只善于模仿和继承的知识巨人和行动矮人的矛盾体。面对学校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党和国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制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许多有识之士也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一问题展开教育研究与实践。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培养之间是一种伴生关系,但可能由于学校办学能力、学校与社会关系以及认识、观念等方面的限制,在学校教改被纷纷贴上“创新教育”标签和为众人齐唱的时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则被忽视或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早在70年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针对注入式“教授法”而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应该说,这一理论对我们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是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的,特别是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着方法论意义。二、“教学做合一”的内涵。“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其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这里,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了“做”,强调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是针对注入式的“教授法”而提出的,传统的教授法是以“教”为中心,完全没有学生的“学”,为此,他又成为国内第一个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人。根据“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理论,他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三条思路。第一,“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建立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要实现因材施教。第二,“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即为了“做”,而“做”得成功与否,则往往取决于行动的过程主体驾驶能力,因此,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而应在“做”中学,要勇于实践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做”中掌握、贯通知识,又把掌握的知识用于实践,使“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第三,“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师的责任并不是单纯的教,学生的责任也并不是单纯的学,教与学都应该根据做的方法来进行,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好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做好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目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所以,“教学做”是一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体,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陶行知先生把“教学做合一”作为晓庄学校的校训,在“晓庄”,“做”这一中心又有特定的涵义,“做”就是“在劳力上劳心”,他认为,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作“做”,单纯的“劳心”是空想,也不能算作“做”,由此看来,这个“做”,是“行是知之始”之“行”,他强调的是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源泉,但我们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培养目标上看,他又强调了教育对社会的服务功能,要培养对社会具有改造能力的“真人”。所谓“真人”即读书不是为文凭,不是为分数,而是为了学到真本领,能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改造社会,改造农村为己任的人中人,“真人”是既有“农夫的身子”,又有“科学的头脑”,更“有改造社会精神”的德智体和谐发展的人是脱离了“死读书”,“读死书”的具有了社会实践能力的人。在他看来,“劳力”与“劳心”相分离,是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它产生了大量的“书呆子”或“田呆子”,只有“教学做合一”,使“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手脑都会用”,才能造就社会的“真人”。所以,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方法是对“做”这一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三、“做”就是人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指人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一般认为,实践活动由实践目的、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手段和实践结果等五种基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