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民间舞蹈道具剖析
民族民间舞蹈道具剖析
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绝大多数舞蹈都是运用道具进行表演的,这是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中的一大特征。中国民间舞蹈中所涉及的道具种类十分广泛,从最常见的扇、绸、伞、剑到鼓、篙、枝、桨等,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旱船、驴型等等,其种类涵盖了从日常生活用品、武器、劳动工具以及动物造型等多种门类。这些道具在舞蹈中的广泛使用,既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剧情所处的特定时代、地域和民族,又可以直观地表明剧中人物的身份、年龄及社会地位等多种信息的传递。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道具还可以极大地丰富舞蹈的艺术语汇,增强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加强运动人体的动态表现从而完成舞蹈者内心世界及感情的表达。
运用道具是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的一大特征
我国众多的民族民间舞形式,它们有一共同点是比较注重并运用道具从事其表演活动。如以扇子和手绢为主要道具进行表演的《河北秧歌》、《东北秧歌》、《陕北秧歌》、《胶州秧歌》等,以各种鼓类为道具进行表演的《腰鼓》、《踩鼓舞》、《横鼓舞》、《长鼓舞》、《铜鼓舞》、《太平鼓》、《整过》等,以各种长短棍棒进行表演的《英歌》、《霸王鞭》、《扁担舞》、《打竹舞》、《杵舞》等。以各种彩灯进行表演的《竹马灯》、《七巧灯》、《荷花灯》、《跑灯》等,以及各种不同的面具舞真是举不胜举。少数民族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翩翩起舞,舞者也大多手持芦笙、三弦、竹笛、弦子等乐器,边演奏边舞蹈。这些乐器在舞蹈者手中,除担负为该舞伴奏的音响效果外,同时也发挥着美化舞蹈形象和辅助表演者抒发感情的“道具“作用。
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
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之所以形成运用道具表演这一特征,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再现生活,是形成民舞道具的第一因素
舞蹈艺术产生于劳动。我认为这一论点,是研究舞蹈艺术领域内诸学术问题的总起点。人类为了争取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需要从事各种必要的活动。如劳动生产、战斗、爱情???其它日常活动,这样便组成了人们全部社会生活的内容。其中尤以劳动生活为主。
早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类从事狩猎劳动,当时他们以食兽肉,穿兽皮维持着最起码的原始生活。那时所产生的“身披兽皮毛角、手持鸟羽牛尾,模仿鸟兽动作和形态”的舞蹈,是原始人类从事狩猎活动的必然反映。以后由于人类的不断繁殖,人口逐渐增多,此时只靠捕捉野兽或采摘野果已很难维持其生活,人们逐步将自己的生活领域扩大到原始畜牧和农耕。这时出现了“手持木棒,掘土点种”,以表现原始农业生产的《盘古舞》等。这些舞蹈都是原始先民们的劳动生活的再现。原始舞蹈中所用的舞具,基本上仍是当时人们的劳动工具或劳动果实。目前仍在民间流传的传统民间舞中,仍有许多反映劳动生活的舞种和节目。如手持农具表现农业劳动的汉族民间舞《庄稼忙》、《扇碌》等。少数民族持各种劳动工具进行表演的《杵舞》、《打柴舞》、《舂米舞》、《熊舞》、《马舞》等。这些传统民间舞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群众在某历史阶段的劳动生活。今天,我们仍可通过民间舞道具,进一步探索了解某民族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劳动方式和生产力状况。这是传统民族民间舞再现历史生活,为我们提供的方便条件。在人类生活中,基于各种原因,往往发生相互厮杀――即战争。古代舞蹈《刑天舞干戚》、《舞蛮牌》等,以及目前仍在民间流传的《盾牌舞》等,均是表现当时战争生活的。这些舞蹈所用的道具,如干戚、雉尾、蛮牌、刀、剑等,都是当时战争所用的军械武器。这些表现战争生活的传统民间舞,以当时战斗所用之军器为表演道具,是符合历史情况的。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是人类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民间舞中,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舞蹈占有相当比重。在这类民间舞中,往往以道具作为男女表达感情的工具。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和生活习惯,这些差异反映在传统民间舞中,必然形成各种不同的道具。如汉族表现男女爱情的民间舞,大多以扇子和手绢传情达意,在某些有情节的“小出子”、“小场子”中,男女往往以互赠“荷包”、“手帕”之类,表示互定终身。少数民族表现男女爱情的民间舞,有的用本民族的生活日用品,如花伞、斗篷、哈达等物;有的用当地人民喜爱的花草,如灵芝等;还有的用民族乐器,如芦笙、三弦、手鼓、萨巴依等。这些道具之所以出现在表现男女爱情的传统民间舞中,在某种程度上,与人们某一历史阶段的社会道德观念,和民族生活习惯有关。透过这些用以表达男女爱情的道具,我们可以揣摩到某民族某地区的青年男女的爱情交往方式,以及双方感情流露的微妙关系。有些民间舞是表现生活某一侧面的,如《扑蝴蝶》、《跑驴》等。舞中出现“蝴蝶”、“毛驴”、“驴鞭”等道具,均是基于典型环境、典型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并予以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