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课件系解25-神经系统-内脏神经、传导通路.ppt

局部解剖学课件系解25-神经系统-内脏神经、传导通路.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局部解剖学课件系解25-神经系统-内脏神经、传导通路

系 统 解 剖 学systematic anatomy 绪 论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 学 第二章 关节学 第三章 肌学 内 脏 学 第四章总论 第五章消化系统 第六章呼吸系统 第七章 泌尿系统 第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 附:乳房 附:会阴 第十章 腹膜 脉管系统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十二章 淋巴系统 感觉器 第十三章 概 述 第十四章 视 器 第十五章 前庭蜗器 附:其它感受器 神经系统 第十六章 总 论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二十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二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练习题 1 试述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走行、分支、分部及支配器官。 2 试述副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走行、分 支、分部和支配器官。 3 试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胸、腹、盆腔脏器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练习题 1 试述浅、深感觉的传导通路。 2 什么是锥体系? 3 面神经核上、下瘫的鉴别点和原因是什 么? 4 名词解释: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上神经元、下神经元、面神经核上瘫、面神经核下瘫、舌下神经核上瘫与核下瘫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2 痛、温觉传导通路。 3 皮质脊髓束。 4 皮质核束。 难点: 锥体外系传导通路。 锥体系的任何部位损伤都可引起其支配区的随意运动障碍-瘫痪,可分为两类。 1.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系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以上的锥体系损伤,即锥体细胞或其轴突组成的锥体束的损伤。表现为①随意运动障碍;②肌张力增高,故称痉挛性瘫痪(硬瘫),这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丧失的缘故(脑神经核上瘫时肌张力增高不明显),但早期肌萎缩不明显(因未失去其直接神经支配);③深反射亢进(因失去高级控制),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减弱或消失(因锥体束的完整性被破坏);④出现病理反射(如Babinski征,为锥体束损伤确凿症状之一)等,因锥体束的功能受到破坏所致。 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系指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以下的锥体系损伤,即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以及它们的轴突(脑神经和脊神经)的损伤。表现为因失去神经直接支配所致的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降低,故又称弛缓性瘫痪。由于神经营养障碍,还导致肌萎缩。因所有反射弧均中断,故浅反射和深反射都消失,也不出现病理反射。 二、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extrapyramidal system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所有传导路径,其结构十分复杂,包括大脑皮质(主要是躯体运动区和躯体感觉区)、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以及它们的纤维联系。锥体外系的纤维最后经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中继,下行终止于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在种系发生上,锥体外系是较古老的结构,从鱼类开始出现,在鸟类成为控制全身运动的主要系统。但到了哺乳类,尤其是人类,由于大脑皮质和锥体系的高度发达,锥体外系主要是协调锥体系的活动,二者协同完成运动功能。人类锥体外系的主要机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例如走路时双臂自然协调地摆动)等。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在运动功能上是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有在锥体外系保持肌张力稳定协调的前提下,锥体系才能完成一切精确的.随意运动,如写字、刺绣等;而锥体外系对锥体系也有一定的依赖性,锥体系是运动的发起者,有些习惯性动作开始是由锥体系发起的,然后才处于锥体外系的管理之下,如骑车、游泳等。下面简单介绍主要的锥体外系通路。 (二)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自尾状核和壳发出纤维,止于黑质,再由黑质发出纤维返回尾状核和壳。黑质神经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多巴胺,当黑质变性后,则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量亦降低,与Parkinson病(震颤麻痹)的发生有关。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