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教案设计).docxVIP

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教案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朝后期腐朽统治的表现,理解李自成起义爆发的原因;理解李自成起义军发展壮大及推翻明朝的史实,知道起义军撤离北京,李自成牺牲,起义高潮结束。通过理解李自成起义爆发的背景、起义军发展壮大及失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以及知识归纳的能力;通过学习活动“畅谈明末李自成起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明朝后期的腐朽统治、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及起义军撤离北京的史实,引导学生运用原因与结果的概念,认识明灭亡的必然性,理解李自成撤离北京(李自成起义失利)的原因。在引导学生认识明朝灭亡的必然性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通过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和学习活动“畅谈明末李自成起义”,培养学生阐释历史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朝后期的腐朽统治、李自成起义军发展、壮大及推翻明朝的史实,认识起义军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二、难点1.起义军发展壮大及失败的原因。课型新课。教学准备1.下载截取视频:《中国历史故事——明朝的盛衰》、《中华上下五千年》第252集《闯王李自成》、电视剧《闯王李自成》中明朝灭亡时崇祯皇帝片段。2.要求学生搜集明朝末年政治腐朽的表现和李自成的相关资料。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师生共同分析归纳的综合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教学媒体)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案一:视频导入——预备铃声响后,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剪辑视频《中国历史故事——明朝的盛衰》。方案二:复习式的导入——预备铃声响后,首先让学生回顾明朝建立的相关内容。教师:1368年,农民起义军将领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1628年,陕西人民率先揭竿而起,明朝也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1644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克北京,明朝灭亡。明朝,成也农民起义军,败也农民起义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明朝末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明朝末年,来看一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新课学习一、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板书或者课件展示)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6页,阅读课本内容并结合你们所收集的资料,说一说明朝末年的统治者都在做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第一、作为明朝最高统治者——皇帝,一方面他们不理朝政,贪图享乐,大兴土木,建造陵墓与宫殿。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明神宗,在位48年,竟有20多年没上过朝,花费了800多万两白银为自己修建陵墓,还三次大建宫殿,耗费巨资。另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还巧设名目,加派赋税,例如我们课本97页提到的“三饷”:“辽饷”、“剿饷”和“练饷”。第二、皇帝的不理朝政,使得国家政务不能正常的运转,这也给其他统治者如贵族、功臣、宦官提供了可乘之机,出现了吏治败坏,宦官专权的现象。他们想的不是怎样去更好地处理政务,劝解皇帝,而是溜须拍马,想办法让自己如何升迁的跟快,如何更多地压榨百姓,获取更多地利益。特别是宦官专权,宦官我们知道就是太监,他们身份的特殊性让他们可以更近地接触皇帝,投其所好,获得宠信。其中突出的人物就是魏忠贤。我们可以看看课本上小字部分对于魏忠贤的介绍:被称之为“九千岁”,独揽大权,排除异己,其他官员为题讨好他,浪费财力物力为其建造“生祠”。可以说魏忠贤在当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第三、皇帝还带头带领官员进行土地兼并,把百姓的土地据为己有。我们就看课本上的一组数据:200万亩、5000万亩、70%、90%,这一组数据仅仅反映的是皇室所占的农田的数量,还不包括其他地主官僚对土地的侵占。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些土地被皇室、贵族、官僚、地主占据了,土地上的粮食也归他们所有,但是每一块土地上缴纳的税款却仍然由百姓承担。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如果你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生活在当时的明朝,面对着统治者的所作所为,你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做法。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为一个明朝末年没有权力老百姓,可以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土地没有了,赋税还越来越重,基本的温饱问题基本得不到解决,和统治者的矛盾是越来越深。最终他们因为忍受不了统治者的剥削,而发动起义,反抗朝廷。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除了明朝政府的黑暗统治以外,还有什么因素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是的,还有自然灾害的因素。方案一:(课件展示)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段材料:“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酒吧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至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最可悯者,如安塞城西有粪场一处,每日必弃一二婴儿于其中,有号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所弃之子已无一生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