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理 论指导...【精品-ppt】.ppt

第一章 绪论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理 论指导...【精品-ppt】.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理 论指导...【精品-ppt】

* * 第一章 绪 论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理 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 察病情,辨别病证,为 防治疾病提供根据的一 门学科。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以研究疾病中各种症状、病 名、证名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 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 1.诊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 法,它们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 料的基本方法。 ?望诊:是察看病人的神、色、形、态、 舌象以及排出物等,发现异常表 现,以了解病情。 ?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语言、呼吸等声 音及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以 辨别病情。 ?问诊:是询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 病人的自觉症状,从而了解 病者的各种病态感觉和疾病 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 ?切诊:是医生用手指触摸切按病人 的脉搏及胸腹手足等部位, 以了解脉象和体表局部的变 化。 2.诊病:即辨病,是对疾病的病种作出      判断,得出病名的诊断。 病名: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 作的抽象与概括,是疾病的代名 词。 中医诊断学仅对疾病诊断的有关基本知识作初步的介绍,如疾病的命名、分类等。而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应讨论的主要内容。 3.辨证: ?证:证候是疾病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    它以一组相关症状反映该阶段的主    要病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病因、    病机、病位、病性、病势,为治疗    提供依据。 ?辨证:在四诊所提供临床资料的基础上,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把病人体质、     疾病该阶段特点及相关因素等加     以综合考虑,通过理性思维,明     确证候的认识过程。 4.病案:即病历,是临床      有关诊疗等情况 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1.整体审察: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在脏腑与体表形体官窍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它们在病理情况下亦相互影响。 人与环境亦是一个有机整体,整个人体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必须把疾病看成是病人整体的病变,并把病人与其所处环境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只顾一点,只看局部的变化。 2.诊法合参:即四诊并重,诸法并用,综 合收集病情资料。 望闻问切四诊,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检 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它们各有独特 的方法与意义,不能互相取代,更不能以 一诊代四诊。 临诊时,四诊难以截然分开,而要参 合运用,四诊的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 3.病证结合: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辨病:侧重于从疾病的全过程、特征上 认识疾病的本质。 ?辨证:侧重于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 病变的病位、病性。 ?先辨病后辨证:可以根据该病的一般演变 规律而提示常见的证型, 便于证型的分析诊断。 ?先辨证后辨病:当疾病的本质尚反映得不 够充分时,先辨证不仅有 利于当前的治疗,还可以 通过对证的变化的观察, 考察疾病的本质,从而确 定病名。 辨病与辨证各自从不同的侧面来考察疾病的本质,辨病有助于提高辨证的预见性、简洁性,辨证又有助于辨病的具体化、针对性;辨病重在全过程,辨证重在现阶段。因此,辨病与辨证必须相结合,不可偏废。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西汉名医淳于意创立“诊籍”; 西晋王叔和所著《脉经》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隋代巢元方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