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紧急避险系统-+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简介 报告人:汪兆宏 中国煤炭综合利用集团公司 美国斯特塔公司 北京中税天网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02月19日 目 录 救生舱的发展历史和在全球的应用情况 1 救生舱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2 避险系统介绍和相关问题 3 中煤-斯特塔紧急避险系统设施 4 1.救生舱的发展历史和在全球的应用 1.1 救生舱产生背景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南非的一个金矿主在一次矿山大火中,让矿工躲在开拓端,并打开压缩气线路,将全部矿工从危难中救出,从而形成了建立救生站的理念。 2003年和2004年,南非的2个特大金矿,分别发生了停电和火灾事故。当时,一个金矿有3400多人下井,280人被救护队员从井下各个避难所救出,9人死亡;另一个金矿当时有2600人下井,事故发生后有52人失踪,2天后,救护队员在井下的避难所和救生舱里找到了他们,52名失踪矿工安然无恙。这两起成功的救援案例,在世界矿山安全生产领域广为传颂,南非的井下救生舱由此进入国人的视野。 1.救生舱的发展历史和在全球的应用 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塌方事故 , 33人困于700米井下。 1.救生舱的发展历史和在全球的应用 1.1 救生舱产生背景 救生舱理念最初开始于金属矿,后来才开始大规模用于煤矿领域。 救生舱目前在矿产资源丰富的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等国家广泛应用。其政府主管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政府法规来推行救生舱的使用。其中尤以美国发展的最为完善。 1.2 救生舱在南非的应用 南非的矿山健康与安全规程规定,在长壁开采的工作面,750m内的地点必须建立避难所;采用房柱式开采时,每1000m应设置避难所。 避难所选址必须考虑从工作地点到避难所的行走难易程度(如井巷高度、倾角、设施布置、人员方向迷失的可能性等)、所需时间、随身佩戴自救器的维持时间。 避难所应能容纳服务区域内所有人员,且每人占有容积不小于0.6 m3; 1.2 救生舱在南非的应用 另外还规定:为了帮助遇险人员在井下环境进入避难所,应采用3种指示: 1.2 救生舱在美国的的发展历史和应用 西弗吉尼亚州萨戈矿难中12名矿工遇难 2006年1月 西弗吉尼亚矿山安全工作组推荐48小时救生舱 2006年5月 美国政府制定《矿工法》 2006年6月 美国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MSHA)提出人均96小时可呼吸空气的要求 2007年2月 美国斯特塔公司研制的救生舱获得西弗吉尼亚州批准 2007年3月 规定所有矿山向MSHA递交与救生舱配套的应急救援预案(ERP) 2007年6月 1.2 救生舱在美国的的发展历史和应用 斯特塔公司成为第一家向美国煤矿供应救生舱设备的公司 2007年12月 斯特塔向美国煤矿供应超过450台救生舱 2008年 MSHA发布救生舱条例 2008年12月 MSHA条例允许西弗吉尼亚州设备单元在订购后使用年限为5年 2009年3月 MSHA规定所有美国煤矿井下必须配备救生舱 2009年12月 斯特塔向美国煤矿供应250台救生舱 2009年 1.2 救生舱在美国的的发展历史和应用 美国矿山安全健康监察局规定:避难所距离最近工作面不得超过300m; 避难所的容积应足以容纳所有井下工作人员; 救生舱应至少为每人提供1.4m2的平面空间; 救生舱内O2应在18.5%~23%之间;应能监测并有效清除CO、CO2、CH4等有毒有害气体; 应配备双向通信设备; 救生舱摆放位置和逃生路线应在矿井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图中准确标注; 定期维护和检查。 1.3 加拿大关于避难所的规定和要求 加拿大采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个矿井必须设置固定式避难硐室或者移动式救生舱。 避难所的设置应考虑三方面因素: 一是工作地点的特征,遇险人员难于正常出逃或距离安全出口较远的地点、新开拓水平,新建矿井或者老矿重新开采时,应考虑设置避难所; 二是遇险人员抵达的难易程度,应设置在正常避灾路线上,并保证岩体安全、支护良好,远离可能存在危险的地区,并方便救护队到达; 1.3 加拿大关于避难所的规定和要求 三是遇险人员抵达所需时间,应尽可能靠近采掘工作区域,人员步行到达的时间不超过15~30min。 避难所的容量,必须容纳当班工作的人数,并考虑其他人员。 防护时间应根据矿山救护队能够到达的时间来确定。 防护中应将O2控制在19.5%~20.9%,CO20.5%。 1.4 澳大利亚关于避难所的规定和要求 西澳州矿山安全和检查规章规定,地下矿井中必须有明确的紧急情况预防措施,为遇险人员提供避难所和新鲜空气。 避难所距工作地点的距离,应不超过工人以人体适宜的身体状态、使用自救器最大防护时间的50%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