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南大学水化第七章 水环境中的胶体及界面作用——2014
4、非电解质作用 如乙醇、丙酮等,需要较高的浓度。 5、其他 改变pH、加热、剧烈搅拌等 第四节 胶体与水产养殖 一、去除有害物质,减小对水生生物的毒害效应。重金属、有机农药、有害气体等 二、调节水质。减小有机物负荷,形成营养元素库, 三、提供有机物碎屑饵料。 有机物,细菌 四、增氧的功能。粘土胶粒 五、形成“胶体王国”,为幼虫的生长发育提供安全适宜的环境。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如果在金属线框中间系一线圈,一起浸入肥皂液中,然后取出,上面形成一液膜。 (a) (b) 由于以线圈为边界的两边表面张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线圈成任意形状可在液膜上移动,见(a)图。 如果刺破线圈中央的液膜,线圈内侧张力消失,外侧表面张力立即将线圈绷成一个圆形,见(b)图,清楚的显示出表面张力的存在。 1、胶体的定义 2、胶体粒子表面电荷的来源 3、胶团结构的通式 4、胶团的结构 5、水环境中胶体的种类 6、环境胶体都是带负电的吗? (3)水环境pH值的降低,导致硫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溶解 (4)废水中配合剂的含量增加,和重金属形成稳定的可溶性配合物,使重金属重新进入水体,以上几种途径都有可能构成环境水体重金属的二次污染。 (二)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 1、吸附有毒有机物; 如许多杀虫剂 2、富集有机物质和营养,更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利用,更具有生物活性; 3、溶解态有机物转变为有机碎屑,提供天然饵料。 (三) 气-液界面的吸附与气浮分离作用 液体表面具有一定的表面能 液体表面的分子总是受到向液体内部的一定拉力,即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自动缩小的趋势。 “气-液”界面的吸附作用 液体中的溶质具有自动富集于液体表层从而降低水溶液表面能的趋势,这就是气液界面的吸附作用。 通常把能显著地降低液体表面能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 1、 泡沫及其气提浮选作用 (1)泡沫: 由难溶性气体以气泡形式分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2)泡沫的稳定性: 泡沫的性能决定于液膜,液膜的性质越稳定则泡沫的寿命越长。纯液体很难形成稳定的泡沫。 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气-液界面吸附作用。 液膜变薄和泡内气体的扩散导致泡沫破坏。 (3)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活性剂类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唇硫酸钠以及普通的肥皂等。能够对液膜起保护作用,增加泡沫的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是一些两亲分子,即具有亲水集团,又具有疏水基团,在气液界面上定向排列,分子中极性基一端在水里,而非极性端指向气相,从而形成较牢固的液膜并使表面张力下降,阻止气泡相互聚结,增加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气提作用(泡沫浮选作用): 由于气泡的形成及在其气液界面上的吸附作用,水体中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连同可与其结合的其他各种形态物质一起被选择地富集于液相表面膜中,这种现象称为—— 气浮分离法: 采用某种方式,向水中通入大量微小气泡,在一定条件下,使呈表面活性的待分离物质吸附或粘附于上升的气泡表面而浮升到液面,从而使某组分得以分离的方法。 应用: 气浮分离法目前在分析化学上已有不少应用,如用于环境监测中富集痕量组分,贵金属的分离富集等。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去除或收集水体中的有机物等,如果泡沫破裂而形成不溶性的有机碎屑,增加碎屑饵料。 在工业上用于分离DNA、蛋白质及液体卵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 优点: 气浮分离法分离富集速度快,比沉淀或共沉淀分离快得多,富集倍数大,操作方便。因此近十年来已广泛用于环境治理,给水净化和工业规模的废水处理等。 (3)表面活性物质 蛋白质类 蛋白质、明胶等。 蛋白质分子间除范德华引力外,分子中的羧酸基与胺基之间可形成氢键,因此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薄膜,易受溶液pH值得影响,并有老化现象。 固体粉末类 如炭末,矿粉等细微的憎水固体粉末,在气液界面上的固体粉末可防止气泡相互合并的屏障,且形状各异,杂乱堆集,增加液膜中液体流动的阻力,利于泡沫稳定。 其他类型 包括非蛋白质类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皂素和某些颜料等。 2、 天然水体表面微层 水体中的物质(有机态和无机态)可借助上升气泡的气——液吸附作用,而富集于水体表面,从而形成表面膜或微表层。 表面微层:是水体表面几十到几百微米,不同于水的主体,具有特殊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且不与水体相混溶的薄层。 表面微层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很多物质可以在表面微层中富集,如表面活性物质、金属离子等,进一步导致其他物质的富集。 (2)海洋表面微层中天然物质和合成物质的来源和去向 (3)物质在表面微层中的富集 金属的富集 微表层中的金属含量高于表层下0.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4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理) 第14章14.2 复数概念及运算.ppt
- 浙江省2017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篇考点梳理;即时训练第八章图形的变化第24课时图形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课件.ppt
-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贸易 第8章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进口关税及配额.ppt
- 浙江科技学院《电机拖动》-思考题及习题的解答.doc
- 浮力专题之漂浮条件及阿基米.ppt
- 浮力及压强章末总结及测试.doc
- 浙江省2017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梳理;即时训练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及三角形第13课时线段角相交线及平行线课件.ppt
- 浮力实验与计算(压轴题).doc
- 浮力复习课件(最全习题) - 副本.ppt
- 浮力的拓展及梳理.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