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课《内经选读》课件7 病之形能.ppt

中医专业课《内经选读》课件7 病之形能.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专业课《内经选读》课件7 病之形能

第七单元 病之形能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 灵枢·水胀第五十七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病之形能,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通“态”。病形即病之症状。病态即病之势态。病之形态即疾病的临床证候表现及其发生、发展、变化势态。 《内经》记载的疾病约三百余种,有的是专篇论述,有的则散在于各篇之中,对很多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辨证分析、治则治法、预后预防等都作了扼要介绍。 本单元重点讨论热病、咳病、痛病、风病、痹病、痿病、厥病、肿病、脾瘅等疾病。 素问·热论篇 第三十一 [篇解] 热,热病。泛指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 本篇对外感发热性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传变、治疗、预后和禁忌进行了论述,故以“热论”名篇。 [主要内容] 1、热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及预后。 2、热病的一般传变规律及其汗、泄治疗大法。 3、两感热病的预后及其机理。 4、热病遗复的病因、病机、治法及禁忌。 [教学要求] 1.掌握热病的概念、预后、治疗原则,热病的遗留、复发和禁忌。 2.熟悉热病的病证特点。 3.了解热病的预后与胃气的关系。 4.掌握温病和暑病的划分及暑病的治法。 [原文] 701 一级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注释] 1、伤寒:病名,外感性热病的总称。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伤寒,由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性热病;狭义伤寒,由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性热病。 2、“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 巨阳,即太阳。诸阳,指督脉和阳维脉。属,统率、聚会之意。风府,督脉经穴,在项后正中入发际一寸处。太阳经统率人身的阳经,其经脉上连风府,而风府会聚督脉和阳维脉,督脉为阳脉之海,阳维脉维系三阳经,所以太阳经主持人身阳经之气。 3、两感:表里两经同时感受邪气发病,例如太阳与少阴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阳与厥阴两感。 [分析] 一、阐明了热病与伤寒的关系,提出了“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观点。 二、论述了外感病的特征及其机理。 三、论述了热病的预后。 [原文] 702 二级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注释] 1、一日:一日与下文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都是指外感热病传变的次序及发展的阶段,不能理解为具体的日数。 2、身热:指身体发热,按之烫手,愈按愈热。 3、不得卧:阳明受邪,经气壅滞,影响到腑,使胃不和,所以不得卧。 4、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人体的经脉阳经连腑,阴经连脏。未入于脏,说明邪气未及于三阴,乃在肌表,故可汗而已。 5、烦满而囊缩:“满”,通“懑”,烦闷之意。囊缩,阴囊收缩。 [分析] 一 、本节原文论述了六经主要症状表现。 二 、论述了热病传变规律。 [原文]702二级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注释] 1、各通其脏脉:通,即疏通、调理。脏,泛指内脏,即五脏六腑。脏脉,即脏腑之脉。 2、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汗,即发汗。泄,即泄热。《内经》治热用汗、泄,主要指针刺疗法。 3、遗:指病邪遗留未尽,迁延不愈。 4、热甚强食之:在热尚甚时就勉强进食。 5、食肉则复,多食则遗:复,病愈而复发。热病之后,脾胃气虚,运化力弱,食肉则不化,多食则谷气残留,与热相互搏结,故有遗复。 [分析] 一 、论述了伤寒热病的主要治疗原则。 二、阐述了“遗热”、“食复”产生的机理,及其指导意义。 [原文]703(2)一级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注释] 1、暑当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