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山东十大地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山东十大地震连载:序2009-05-01 13:45:14.0  来源: 山东省地震局 作者: 《20世纪山东十大地震》序言山东是一个多地震的省份。据记载,自公元前1831年(夏帝发七年) “泰山震”以来,山东及近海发生了70余次破坏性地震,其中发生在20世纪 5级以上地震就有10次。这些地震史料既是沉痛的灾难纪录,又是宝贵的科学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应用价值。为此,山东省地震局组织力量编辑了《20世纪山东十大地震》画册,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20世纪山东十10次5级以上地震的震情、灾情和社会响应等方面的情况。这对于了解、认识和研究山东地震活动规律,宣传和普及地震科学知识,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加强地震灾害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防震减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强地震灾害研究和管理,不断提高防震减灾水平,是新世纪新阶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衷心希望读者通过这本画册吸取有益的知识,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从自我做起,为新世纪防震减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山东省副省长二〇〇四年九月《20世纪山东十大地震》前言山东内陆及近海位于华北地震区东南部。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北北东向郯庐断裂带纵贯山东省中部,北北东向聊考及沧东断裂带展布于鲁豫冀交界处,北西向燕山—渤海—威海断裂带穿越渤海直达胶东半岛北部,并与郯庐断裂带在渤海中部,胶东半岛以南海域展布北东东向的南黄海断陷盆地。这些大型活动断裂带,也是地球物理异常带及深部地壳变异带。山东内陆及近海还分布着其它许多规模不等、方向不一次级活动断裂。这样特定的地质构造背景,决定了山东内陆及近海是一个多震地区。有历史地震记载以来,山东及近海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70余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7次,约占华北7级以上地震次数的三分之一。公元1668年郯城级地震是中国东部强度最大的地震,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夷平、死亡5万余人,成为旷古奇灾。山东省17个市中有15个市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有7个市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我省地震活动具有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灾害重的特点。历史上留下许多灾难地震的沉痛记载。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防震减灾事业发展。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后,山东省建立并不断完善各级地震工作机构,建立并不断发展专群结合的地震工作队伍。在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及1995年苍山5.2级地震发生后的抢险救护、现场地震监测预报、科学考察、社会宣传调查等各方面取得明显实效。本地震画册通过翔实的史料,集中反映了20世纪发生在我省及近海5级以上地震的基本情况。画面无疑是最真实的无声语言,是最真实的历史缩影。这对于了解山东的地震历史,推动今后的防震减灾工作,无疑是有帮助的。由于编辑时间紧,水平所限,本画册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敬请给予批评指正。在地震史料征集收集中得到省内外许多单位和同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奉献出多年珍藏的史料,限于篇幅,恕不一一标注出处,在此谨致谢忱! 山东省地震局局长二〇〇四年九月1910年1月8日南黄海北部6?级地震2009-05-01 13:43:28.0  来源: 山东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 作者: 刁守中/梁凯利摄影1910年1月8日(清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22时49分,南黄海北部(北纬35.0度,东经122.0度)发生6?级地震,山东、江苏(含上海)、安徽、浙江四省40余州县保留有这次地震记载,其中山东省民国临沂县志、民国莒志、宣统蒙阴县志以及江苏淮阴志、赣榆县志等记载了本地地震情况。《大公报》、《申报》、《时报》以及《字林西报》(英文)对此次地震波及各地,造成的破坏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这次地震是华北地区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6级以上地震。(山东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 刁守中供稿,梁凯利摄影)《临沂县志》卷十四首一卷页二十四载: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地震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地震仪记录此次地震的记录图纸《重修莒志》卷七十七首卷页三十四记载:(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地又震《可园文抒》诗集卷二十七中收入陈作霖的诗:“地震雷鸣浑不问,梅花余作喜神图。”其后注释“十一月二十六日雷电,二十七日地震” 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910年1月9日)《申报》报道:昨晚约十点五十分钟时忽然地动,坐立行走者微觉头晕,煤气灯杆摇晃不定,壁上所挂物件亦为之动摇云。1910年1月10日《字林西报》(英文)十页第七版报道:上海遭到一次强烈有感地震。震前有不断的隆隆声。悬挂着的电灯来回摆动,窗户发出扎扎的响声。这种震动特别使人感到惊骇。在挤满观众的“兰心剧院”,楼厅几乎往一边倾斜。静安寺等地区有些房内挂着的画像坠落。虹口有一座钟落下......1932年8月22日南黄海北部6?级地震 2009-05-01 13:22:54.0  来源: 山东省地震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