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石河子精神弘扬和培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石河子精神弘扬和培育

简论石河子精神弘扬和培育    [摘要]石河子文化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屯垦戍边的社会实践中凝练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形式的总和,它真实地反映和展示了兵团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石河子精神是石河子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是石河子人在长期屯垦戍边的社会实践中用血汗凝成的宝贵财富。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石河子精神将成为激励人们和教育后人创建和谐社会的永恒精神动力。    [关键词]石河子文化;石河子精神;兵团文化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4-0076-02       历史没有给石河子丰厚的馈赠。但是,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石河子却拥有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石河子三代军垦人用血汗建造起绿色家园,凭的是一种精神。毛主席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一点精神是干不出大事业来的。”正是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才有了军垦人“听风当听歌,下雨当水喝,土地当枕头,芦苇当被窝”的乐观。石河子精神是什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张庆黎这样阐述:“石河子精神是三代兵团战士在开发石河子的过程中长期凝聚成的以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团结奉献、争创一流为主要内涵的一笔精神财富,是军垦精神、兵团精神在石河子的具体体现,也是石河子始终保持了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创造力的真正动力和源泉所在。”????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石河子精神将成为激励人们和教育后人创建和谐社会的永恒精神动力。    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    艰苦奋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前进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克服一切困难、艰苦创业、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二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崇尚勤俭、厉行节约、艰苦朴素的具体行为。????在石河子发展过程中凝聚而成的石河子精神,就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石河子人始终秉承着自力更生、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在屯垦戍边的年代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与时俱进,以优秀的品质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而在石河子这片热土地上的人们就是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精神的积极践行者。    在亘古荒原上建新城,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也没有设备。但却有这样一支支队伍,他们从硝烟中走来,征尘未洗,便义无返顾地来到这里,拉动了军垦第一犁。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犁;没有机器,缺乏畜力,人拉肩扛,刨冰卧雪。他们用血肉之躯和勤劳的双手,用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创造了共和国屯垦史上的许多奇迹:第一次在被视为植棉禁区的北纬44°的玛纳斯河流域植棉成功,使棉花成为目前新疆农业的支柱产业;第一次在新疆种植甜菜成功,奠定了新疆制糖业的基础;第一次在新疆大面积试验地膜覆盖技术成功,在全国掀起了增产增效的“白色革命”;第一次在新疆大面积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技术成功,石河子垦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示范区;第一次在新疆培养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成功,从此,中国羊毛可与澳毛媲美。生产出了第一根毛条、第一缕棉纱、第一块方糖、第一张书写纸张;盖起了军垦第一楼,打出了军垦第一井……充分展示了在艰难困苦面前石河子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    二、坚定信念、开拓奋进的豪迈气概    开拓奋进不仅体现在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石河子人在新疆率先探索出融资―改造―增值―建设―还贷,不靠政府投资建设城市的新路。2003年,新的党政服务中心大楼在石河子开发区竣工,师、市机关如期进驻,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也随之启动。自此,新城区从冷落荒寂、少人问津的一片戈壁荒滩,逐渐成为一方焕发蓬勃活力的热土。以此为契机,农八师加速构建以城市为龙头,带动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快了新型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石河子还注重选树实践石河子精神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激励群众。其中有扎根边疆47年、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中国细毛羊培养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守仁,有为新疆棉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棉花育种专家欧阳本廉,有40年如一日为石河子城区绿化做贡献的“全国绿化先进个人”王效英……这些先进典型,已经成为石河子市民的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开拓进取。    作为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石河子精神具有一种内在的号召力。它是石河子文化的一面旗帜,是石河子人民群众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石河子精神这种坚定信念、奋发进取和改革创新、开拓奋进的豪迈气概表现在当今国家建设的发展上,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石河子人开拓奋进、争创一流的雄姿还大量地展现在文艺作品中,如《我们把绿洲爱在心窝里》、《璀璨的戈壁明珠》等歌曲就歌唱着当年的真实画面。    三、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怀    奋斗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