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公社 英雄人民.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辉公社 英雄人民

光辉公社 英雄人民   看不到灾荒的痕迹   一九六0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河北省丰润县王官营人民公社回着社员欢唱丰收的歌声。辛勤劳动了一天的人们,点起了灯笼火把,正在地里把大片大片已经晒干了的白薯干,用麻袋装好,放在马拉的大车上,吆喝着牲口,向国家粮食收购站送去。   在国家粮食收购站上,几只强度的电灯显得格外耀眼。国家粮站收购人员真是应接不暇,忙着收验过秤,然后把一袋袋的白薯于和粮食,倒在堆积如山的粮堆上。   “同志,决点过秤吧!我们王官营大队卖给国家的粮食,再过两三天就完成了。”说话的人充满了自豪。   “我们石王庄子大队也不会落在你们的后边!”另一个社员答了腔,还故意打了一下响鞭子。   “都行,凡是你们王官营人民公社的都了不起,今年大旱了二百七十天,你们公社还获得了这样好的收成,真是难得啊!”   “哈,哈……”人们都沉浸在幸福的笑声里。   这是一幅多么动人心弦的景象啊!可是谁能相信,就是这个今年出卖余粮三千多万斤的公社,在六年以前还要靠国家供应粮食;就是这个公社两年来连续遇到了严重的水旱自然灾害。   你走进王官营人民公社,的确看不到一点天灾的痕迹。在打谷场上一堆堆一垛垛金黄色的玉米,房顶上晒满了雪白的白薯干。入冬以来,人们都穿上崭新的黑色棉衣。   这里上了年纪的人们都还记得几十年前大旱时的凄惨景象。那时候真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人们逃荒要饭,王官营大队前河沿村的甄悦老汉,就在一次灾年中卖光了世代相传的仅有的几亩薄地,把换来的一点点钞票,夹在秫稽杆上,拖着饥饿的身体,走遍了附近几个村庄,竟买不到一颗粮食。可是公社化以后的今天,尽管遇到了几十年未有的大旱,甄悦老汉和他的两个儿子,却住在新盖的三间有玻璃窗的瓦房里,炕上叠着一层层花布被子,晶光瓦亮红油漆柜上摆着钟表。院子里停放着一辆新买的自行车。他们每天从食堂打回热气腾腾的饭食,吃得又跑又香。全家大小五口人,去年年终分到三百多元,今年每个月还能领到二十元的工资。甄悦老汉的幸福家庭,只不过是王官营人民公社中千百个家庭中的一个。就???十八年前横遭日本鬼子屠杀了一千三百三十多人,烧毁房屋百余间,受到惨重破坏的潘家峪村,在公社化后的今天,也展现出一幅幸福生活的图景。果树满山,牛羊成群;全村254户,1182人,在这一两年内盖了八百间新房,粮食产量由1956年的亩产120斤,增产到五百斤左右。   这是多么巨大的变化啊!看到这种繁荣幸福的景象,有谁不由衷地歌唱人民公社呢。   然而幸福的生活是通过艰巨的斗争换来的。   解放前王官营一带是有名的十年九不收的干旱地区,尤其是北面的山地,土质瘠薄,地块零散,“一个马褂盖一块地,一顶草帽盖块田”。好年景不过收一百多斤。但由于有党的领导,全体干部和群众发奋图强,实干苦干,坚持在山地大栽白薯这种高产作物,1956年就使粮食产量由亩产200多斤跃进到400斤。从此他们不仅不再向国家伸手要粮,而且向国家交售余粮。   1958年秋天,在大跃进的高潮中,王官营和火石营两个地区49个高级社合并成为王官营人民公社。公社化以后,王官营更迈开了前进的步伐。首先掀起了建设水利的高潮,一冬一春打井140多眼,修灌溉渠道370多条,浇地面积由8000亩扩大到25000多亩。王官营公社也兴办了火石厂、白粉厂、农具修配厂、菌肥厂、马厂……等社办工业;实现了食堂化,又有了敬老院、托儿所。1958年,王官营真是万象更新,风调雨顺。这一年他们得到了大丰收,卖给国家两千多万斤余粮。   和天灾交战的第一个回合1959年,王官营公社的全体社员,又在1958年的   大跃进基础上继续前进。社员们深翻了土地七万多面,扩大白薯种植面积达52000亩。入春以来,加强了田间管理,两万多亩小麦已经普浇了一次返青水。   这一年的庄稼也长得特别好,满山遍野是叶子绿得发乌的白薯地,玉米伸展着嫩叶在微风中轻摇,小麦豆子地里一棵杂草不见,整齐的庄稼排成一垅垅,轮廓鲜明,象姑娘绣成的美丽地毯,直铺到天边。这真是王官营历史上未见过的好年景。   那知7月下旬,突然来了天灾的袭击。从21到23日一连三天的瓢泼大雨,马尾河陡然上涨,山洪爆发,顿时冲毁了三十个村庄,一万多亩土地变成一片汪洋。灾重的张庄子、五凤头、岩口三个管理区纷纷来报灾,张庄子管理区的干部,一看见公社党委书题高古田同志,眼圈就红了,说:“我们完了!”   高书记带着一群干部出发到张庄子去看灾了,当他们一走上黄昏峪山头上一看,过去葱绿的田野,变成了一片荒凉的乱石滩,寂静得连鸟声都听不到,……干部们个个心情沉重,有人甚至掉了眼泪,说:“从去年冬天以来,社员们就辛辛苦苦劳累了半年,指望今年有个好收成,那知被水冲得一干二净,叫我们怎么办啊!”三个灾区,报来灾情竟达6000亩。高书记反复地想,他觉得:“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干部和群众缺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