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k5d农业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编写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k5d农业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编写说明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编 制 说 明 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 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 1. 工作简况 1.1 项目背景和来源 玉米是我国主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制度。由于玉米胚部较大,同时东北烘干玉米破碎粒较多,加之玉米流通链长,在其储藏、流通过程中,品质将逐步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适时、合理地对玉米推陈储新是当前粮食储备工作的重要工作。准确、科学的测定储存玉米的储藏品质,制定《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国家标准,指导玉米合理轮换,维护国家、企业及消费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国家标准是在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粮食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国粮发[2004]43号)基础上,由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粮油质检站、吉林省粮油质检站、辽宁省粮油质检站、内蒙古自治区粮油质检站等单位共同研究完成。对全国400份各种类型的实仓玉米样品的研究测试和分析,对涉及储存品质的各种评价指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原判定规则中的指标体系、指标值、检验方法等技术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重新定义了品质判定名词术语,取消了“陈化粮”术语,严格限定判定规则的适用范围,避免与粮食卫生标准交叉,使其具有更加科学的指导意义。更好地指导粮食储藏企业科学保粮和适时出库,引导媒体正确宣传和消费者正常消费,充分利用粮食资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标准项目计划(项目编号T-449),标准起草组于2002年开始启动研究和修订工作,组织玉米主产(销)区粮油质检站、成都储藏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玉米样品采集、玉米储存品质变化规律、相关指标、检验方法和评价体系等的研究。对原判定规则进行了修订,并于2004年3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实施(国粮发[2004]43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粮食政策的变化,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指导科学储粮,标准起草组根据近年来判定规则的实际使用情况,进一步补充完善了研究数据,形成了《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在国家粮食局内部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并经局长办公会严格审查后,又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卫生部、工商总局等管理部门征求了意见,在此基础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经过修改后形成了标准送审稿。 1.2 主要工作过程 1.2.1 样品采集 研究所用的样品主要有二类,一为人工模拟仓试验样品,主要用于判定指标的筛选,二为实仓样品,用于判定规则的研究。人工模拟仓试验样品为当年收获并经人工晾晒干燥的新鲜玉米。实仓样品由专业技术人员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份,对不同储存年限、不同仓型的样品进行采集,采集样品共计400余份,其中黑龙江185份,吉林95份, 辽宁27份, 内蒙古62份,另外采集四川、河北、陕西、山东、安徽等地130余份。 1.2.2 判定指标的研究 主要研究指标包括: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发芽率、色泽气味、粗淀粉、过氧化氢酶活性、盐溶性物质的浊度等。;第三步,用大量实仓样品进行控制指标的验证试验,进一步验证控制指标与储藏年限的相关性,提出新的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 2.2 玉米判定规则确定依据 2.2.1储存品质判定指标的筛选 利用温度分别为15℃、25℃、35℃,空气相对湿度分别为60%、70%、80%的人工模拟仓,用人工模拟样品进行敏感指标的研究。人工模拟试验所需玉米为四川省当年收获、人工晾晒的新鲜玉米。试验样品的品质测定指标包括: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发芽率、色泽气味、粗淀粉、过氧化氢酶活性、盐溶性物质的浊度等。 0.9850;粗淀粉含量、发芽率、过氧化氢酶活性、盐溶性物质浊度、品尝评分值的变化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71, -0.9809,-0.9522,-0.9539,其中以粗淀粉含量与储藏时间的相关性最差。发芽率、过氧化氢酶活性、盐溶性物质浊度与品尝评分值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242、0.6436、0.6610;脂肪酸值与品尝评分值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6617,粗淀粉含量与品尝评分值的相关性最小,相关系数只有0.09916。考虑到机械烘干对玉米酶活性的影响,将脂肪酸值、盐溶性物质浊度和品尝评分值三项指标作为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敏感指标,用实仓扦取的样品进行验证。 143份不同储藏年限的玉米脂肪酸值采用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