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广西水患及其救济研究(1950-1957).pdf

建国初期广西水患及其救济研究(1950-1957).pdf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国初期广西水患及其救济研究(1950-1957)

IIIIII IHllI[1llIll lllIIll Y2847116 950—1957) 建国初期广西水灾及其救济研究(1 姓名:唐方圆 导师:颜小华教授 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向:社会文化年级:9012级 中文摘要 广西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建国前是我国少数民族成分较多的贫困省份之一,加之国民 党、地主、土匪大肆的剥削与压迫,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广西历来多 自然灾害,建国初期各种自然灾害并未减少,甚至有所递增。本文透过对建国初期 西省政府与社会各界在面临严重的水患灾害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各种应对灾害的措施,总结 水灾救济的经验与教训,为当代社会的抗灾救灾工作提供些参考和借鉴。 广西历次水患灾害给农村和城镇带来严重的危害,大量的受灾人口、土地荒芜、农作 物减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程。同时,水灾造成了城镇地区工厂停工、水利设施毁坏, 阻碍了经济发展。 建国初期广西水灾的产生并非凭空来袭,有其特定的自然、社会因素。广西所处地形 地貌,具备了水灾的天然环境;而建国初期,广西各地匪患四起,烧杀抢掠,破坏生产, 也引发了人为的灾害破坏,加剧了水灾的危害:长期以来,广西经济发展落后,工农业生 产水平都较低,落后的科技水平制约了人们的抗灾救灾能力。民众的防灾意识相对薄弱, 毁林开荒,破坏森林现象时有出现,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河床淤积,终致水灾蔓延。 建国初期广西的水患呈现出多样性、季节性和时空性特点。主要有山地型洪水,平原、 丘陵型洪水及内涝,洪涝频率的高值区大致在桂林一一蒙山——容县一一合浦一线以西, 时空分布上主要在4—9月份。另外,水灾过后还容易引发其他的灾害,如旱灾、虫灾、泥 石流、疾病等。 频繁的水灾,使大量的灾民陷于困境中,建国初期广西省政府结合中央政府的救治指 示精神,以“不饿死~个人”、“救灾如救火”、“生产自救,节约渡荒,群众互助和辅 以政府必要救济”为救灾指导方针,有步骤、有重点地发放救济粮款。政府还发动广大社 会群众帮扶灾民重建家园,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夯实经济基础,缓解灾民就业压力,帮 助灾民渡过困难。在政府救灾基础上,社会各界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都积极 参与救灾。他们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各界人士捐款、捐粮,企业收购农副、土特产品, 银行、贸易部门提供贷款,这些措施极大地支援了灾区民众的重建工作。此外,政府组织 1 成立互助组,开展生产自救,还通过改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以减少灾害的再次发生。 1950-1957年的广西水灾救治,新成立的人民政府从救灾方针的制订,到救灾机制的 不断完善,发挥了强大的组织和领导力量,这是以往政府不曾做到的。期间,政府将社会 改革与救灾紧密结合起来,甚至将救灾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有促于帮助灾民顺 利渡过灾荒,甚至随后的三年全国性的自然灾害。 整体来看,1950-1957年广西水灾救济成效是比较显著的,既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发展了经济,又稳定了社会秩序,塑造了新政府的形象,巩固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 当然,在灾害救济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出现官僚主义倾向,部分群众的 防灾意识薄弱,思想观念僵硬,毁林开荒、破坏生态的意识等。这些都有待于广大民众从 思想意识、社会行为等方面不断提升和加强,为今天的防灾救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国初期;广西;水灾;救济 FloodDisasterandReliefWorkin YearsofPRC Guangxi Early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