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ppt
*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1945年8月— 1949年10月) 一、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历史特征):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的较量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具体表现:政治领域: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政治斗争为主发展到军事斗争为主,其结果是在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经济领域 (1)由于美国加紧经济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和战争的巨大消耗,国统区工业体系趋于瓦解,经济陷入崩溃。(2)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人民经济生活有所改善。(3)两大经济成分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军事领域: (1) 过渡时期,解放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进攻。 (2)内战时期先后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进行了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追歼残敌等重大军事行动,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外交领域: (1)美国扶蒋反共,国民党大肆出卖国家权益。(2)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3)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二、知识体系构建及知识梳理 人民解放战争(1945、8 —— 1949、10) 背景 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 苏联 — 成为世界大国 东欧、亚洲一系列国家 — 建立人民民主制度或社会主义制度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 老的殖民体系日益瓦解 有利 1、国际 2、国内 蒋:坚持一党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共: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的方针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美国:成为头号强国 实现称霸全球的战略 中国:扶蒋反共 不利 三种势力、三种前途、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3、重庆谈判: 原因 蒋 共 结果、意义 4、政协会议( 焦点、实质、协议、意义) 爆发:1944年6月,蒋介石在美帝的援助下进攻中原等解放区 抢夺胜利果实 抢运、抢占 性质 国:美帝出钱、出枪、出军事顾问,蒋出人的非正义的反革命战争 共:具有爱国的正义的革命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1945、8 —— 1949、10) 经过 战略防御阶段(1946、6 —— 1947、6) 形势 国:军事、经济则绝对优势 共:处于相对劣势 方针 政: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经:开展土地革命、发展生产、自力更生 军事 作战方针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方法: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 歼灭有生力量为 主要目标 理论: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1946、 8) 战果 粉碎全面进攻(46、6 — 47、2) 粉碎重点进攻(47、3 — 47、6) 陕解区:采用“蘑菇”战术 山解区:孟良固战役 解放的土地改革:原则、路线、意义 人民解放战争(1945、8 —— 1949、10) 经过 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秋) 背景:1、形势发生了明显有利于我军的变化 国:总兵力下降、士气低落、后方不稳、经济崩溃 共:总兵力上升、士气高涨、后方稳固、经济发展 任务:举行全国性的战略反攻 目的:打乱敌人的战略部署,发展有利形势 主攻方向 中原( 原因) 可能性 2、可以减轻陕北和山东战场的压力 减轻解放区财力、物力的消耗 为解放区土地改革创造安定环境 必要性 概况 外线作战 刘、邓 大别山( 鄂豫皖) 陈、谢 豫陕鄂 陈、粟 豫皖苏 将战争引向国统区 作用 考点透析:党中央为什么选定中原地区为战略反攻主攻方向? (1)该地区国民党兵力空虚,因为当时国民党军队正重点进攻陕北、山东,兵力分散在东西两头,中原地区就成了国民党统治的薄弱部分。 (2)该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地垮苏、皖、豫、鄂、陕五省,地处长江海河之间。进军中原,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直接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迫使其山东、陕北部队回援。这个计划一旦实现,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战局,达到将战争从解放区引向国统区的战略目的。 (3)便于战略进攻的展开。三路大军进入中原后,布成“品”字形阵势,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调动和吸引了蒋军南线的全部兵力,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有利于其它解放区转入战略反攻,构成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 人民解放战争(1945、8 —— 1949、10) 经过 战略反攻(1947、6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