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的内镜诊与治疗 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与治疗 ppt课件

放大内镜 结合电子染色,不仅能够精确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皮腺凹等显微结构,还可以观察上皮微血管网的形态。能够更好地帮助内镜医生区分黏膜病变的良恶性,还可判断恶性病变的边界和范围。 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可在普通内镜检查同时,显示最高可放大1000倍的显微结构,实时模拟组织学检查,清晰显示目标部位胃小凹、细胞及亚细胞水平的显微结构,达到“光学活检”的目的。 胃小凹Sakaki分型 A型:?圆点状小凹;? B型:?短小棒状小凹,?表现为排列较为紧密规则的短线棒状形态,?可出现迂曲、延长或分支;? C型:?较B型稀疏而粗大的线状小凹; D型:?斑块状小凹,?小凹扩大、迂曲相互连接而形成斑块状、网格样外观;? E型:?绒毛状小凹,?形似于肠绒毛样、指状外观;? F型:?小凹结构模糊不清、消失,?排列极度不规则,?糜烂面的钵形缺损与周边界限不清,?或缺损区内呈现出颗粒状隆起及不规则粗乱毛细血管。 * 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EUS)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同时,可利用内镜下的超声行实时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 第1层:粘膜层(高回声) 第2层:粘膜肌层(低回声) 第3层:粘膜下层 (高回声) 第4层:固有肌层 (低回声) 第5层:外膜/浆膜层(高回声) 胃息肉 早期胃癌 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内镜激光治疗 内镜射频消融治疗 内镜冷冻治疗 内镜药物治疗 EMR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对扁平隆起性病变(早期胃肠癌、扁平腺瘤)和广基无蒂息肉经内镜下措施(注射和吸引)使病变与其固有层分离,造成一假蒂,然后圈套电切的技术。最常用的是透明帽法(EMRC)和套扎器法(EMRL)。 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y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MPR)指将病灶分几部分多次切除,适用于病变最大径2cm的巨大平坦病变且传统EMR法无法一次性完整切除。 早期食管癌EMR ESD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切除深度可包含粘膜全层,粘膜肌层及大部分粘膜下层。 整块切除:内镜下一次性整块切除病变。 完整切除:整块切除标本在病理学水平达到水平、垂直切缘均为阴性。 治愈性切除:无或低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完整切除。 ESD 早期胃癌ESD ESD疗效评估 ESD治疗胃早癌可实现较高的整块切除率(92%~97%)和完整切除率(73.6%~94.7%),5年总生存率和5年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6.2%~97.1%和100%。 ESD适应症(胃) 1.?不论病灶大小,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癌。 2.?肿瘤直径≤30?mm、合并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癌。 3.?肿瘤直径≤30?mm、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SM1黏膜下癌。 4.?肿瘤直径≤20?mm、无合并溃疡的未分化型黏膜内癌。 5.?>20?mm的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6.?EMR术后复发、再次行EMR困难的黏膜病变。 7.?高龄、有手术禁忌证或疑有淋巴结转移的黏膜下癌,拒绝手术者可视为ESD相对适应证。 术后随访 对癌前病变患者,在ESD术后第1年及第2年各行内镜检查1次,以后每3年连续随访1次。 早癌ESD术后3、6、12个月定期内镜随访,并行肿瘤指标和影像学检查;无残留或复发者术后每年连续随访1次;有残留或复发者视情况继续行内镜下治疗或追加外科手术切除,每3个月随访1次,病变完全清除后每年连续随访1次。 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 氩离子凝固术(APC) 激光疗法 热探头治疗 冷冻疗法 内镜下非切除治疗 食管早癌RFA 如何提高胃癌诊断、特别是早期胃癌诊断 重视病史(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体征) 临床医生责任心,细致观察,杜绝漏诊胃癌 认识早期胃癌的特点 必要的检查+特殊检查(色素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共聚焦内镜等) 正确的取材部位与合格的标本 高危人群的密切跟踪随访,特别是癌前疾病与癌前病变 * * 正常非癌病人幽门部常呈条文状,而胃体部小凹呈点状,放大内镜下,早期胃癌特征性改变是胃小凹呈条文状、网络状,局部微血管改变是紊乱肿瘤血管的出现和集合静脉、真毛细血管网的消失。 *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宁波市第二医院 消化内科 章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