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江北 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量预测
社会经济发展及交通量预测
3.1 南京市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
3.1.1 南京人口与自然条件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又是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在全国宏观生产力布局中居于重要地位。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江苏省西南部,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与扬州、镇江两市接壤,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北接江淮平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6℃,降水量1106mm,无霜期237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南京下属10区5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537.44万,人口密度为815人/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1.2 社会经济现状
1990-2010年历年GDP
单位:万元 表3-1
年份
市县名称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2010 南京市域 1765184 2023735 2636748 3532293 4668613 5764586 6748997 7550549 8251263 8994202 南京市区 1409183 1635764 2125589 2753436 3611536 4400123 5110386 5708307 6180547 6751154 江宁县 123302 143614 199286 326218 433851 547917 660443 758396 861038 936859 江浦县 32950 32982 45071 67137 90796 121049 157273 180912 206922 237426 六合县 82404 84978 106578 150513 203334 253492 297426 322775 361294 382151 溧水县 59547 59786 78737 118333 174919 240147 286322 309379 337170 358298 高淳县 57798 66611 81487 116656 154177 201858 237147 270780 304292 328314 注:表格中数据为当年价
南京市GDP指数表
以1985年为基数100 表3-2
市县名称 1985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2010 南京市域 100 147.1 303.3 342.8 386 431.5 749.5 南京市区 100 230.2 718.7 834.7 932.4 1009.9 1102.8 江宁县 100 150.4 445.8 532.9 623 707.1 1142.8 江浦县 100 109 243.8 299.8 343.2 405.9 785.4 六合县 100 139.1 279 324.2 350.3 391.8 645.1 溧水县 100 132.7 362 418.3 459.1 520.2 798.5 高淳县 100 128.7 262.6 301 346.3 389.9 731.1 2010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努力克服亚洲金融风波的滞后影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困难,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第二产业增长9.3%,第三产业增长12.7%。实现财政收入128.5亿元,同口径增长14.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6.43亿元,同口径增长21.76%。全市农村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国有大企业的支撑作用继续增强;第三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2%;外向型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三资企业对工业增长、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0.6%和65.6%。
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南京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一是三产结构渐趋合理,全市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9.6:54.4:36到2010年的5.7:48.5:45.8;二是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增强,“电、气、化”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5%以上,都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优势;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围绕“一年初见成效,三年面貌大变”的城市建设目标,以道路建设、电网建设为重点,加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牛奶过敏的诊断、管理和预防意见书(2024).pdf VIP
- 西安2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doc VIP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中国碳化钨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VIP
- 内能的利用的学案.doc VIP
-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试题(含答案).doc
- 《中国儿童生长激素使用情况研究》.pdf VIP
- 万华化学经营分析报告.docx VIP
- 2025年中国PVB中间膜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7年第二批项目.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