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明小品对照论
摘要
小品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然而历来都不太受重视,直到晚唐皮日休陆龟蒙
几人的出现。他们除了创作诗歌外,还专门创作小品来反映现实,对世态炎凉的
社会f以无情的鞭挞,由于他们的小品对统治者毫不留情有如 “匕首”般锋利,
因此稍稍受到注意。到了明代,小品创作已失去了昔日的锋利,剩下 “闲适”的
躯壳,内容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当中以游记最出色,虽然亦有少量讽刺现实的
作品,毕竟不多,而且深度不及晚唐。
本文第 章先分析小品的定义和来源,“小品”一名是来源自佛经中的 “大
品”与 “小品”,而正式用在文学范畴里是明代的事。对于小品的特点,有学者
认为只要是篇幅短少的就是小品文,但亦有学者认为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内容
深度才是重点,若能做到以小寓大,有针对性便是小品。
第 二章论述唐明两代小品文兴起的背景因素,它们虽是不同时代的产物,
但在政治、经济、宗教及思想等各方面的背景都是相似的口但明代有些兴起背景
是唐代没有的,如文字狱、八股文、心学、西方思想等,当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西
方思想对晚明小品的影响。利玛窦于明朝来到中国,他与当时有名的学者李赞曾
三度会面,互相交流,李蛰从利氏身上学到不少进步的思想,对人的价值有了新
的看法。公安三袁就是在李赞的引导 卜提出 “独抒性灵”的t张,内容的改变使
小品的风格也随之不同。接后的竟陵派看到公安末流的弊病,打算以“幽深孤峭”
的风格来补救,其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他们愈走愈远,最终成为另一弊端。晚明
公安派与竟陵派小品的文风跟唐代比较明显没那么 “锋利”,但它却蕴含另 一种
要慢慢咀嚼,慢慢体会的味道。
第 三章是分析比较唐明两代小品文风格的异同,首先会指出本文选定两代代
表作家的标准,接着便从大体来比较两代文风的异同,然后再细分唐代皮陆和明
代钟谭文风的异同。同 一朝代的作品文风是相近的,但也有同中见异的地方,本
文就是想要发掘这些特点
最后 一章我们会全面的看看历来对古代小品的评价,一般来说晚唐小品受到
的贬斥较少,而明代所受的较多,清人对晚明小品的批评可谓是到达颠峰,甚至
把国家兴亡也与他们连系上。其实他们是有功绩的,我们在评论时应该客观一点,
不要把他们的缺点无限扩大,而忽视他们的优点,这样只会抹杀了它们的价值。
关键词:小品 兴起背景 皮陆 钟谭 文风 褒贬
Abstract
EssayisakindofprosethatisnotbevalueduntilRixiuandLuGuimengin
Late-TangDynastyappeared.Theywroteproseandpoemstoreflecttherealityand
drewattentionrfomtheseworks.TheessaysfromMing-Dynastywerenotasincisive
asthosefromTang-Dynasty,theyhavetheouterformofleisurelyandcarerfeemood
Theircontentbasedondailylife,travelnoteswerethebest.Althoughsomeoftheir
prosehadsatirizedrealitytheydidnotpenetrateenoughinitwhencomparedwith
thosefromTang-Dynasty
Thefirstchapterofthisthesisdescribesthedefinitionandoriginofessay.The
nameofessaywasoriginatedrfomBuddhistsutra.Peoplestartedtousethename
,essayintheliteratureofMing-Dynasty.Notwithstandingsomescholarsthought
lengthwastheuniquespecificationtodefineanessay,manysavantsconcentratedon
thecontent
Thesecondchapterdetailsthebackgroundfactors,whichshapedtheappearance
ofessays.Thefactorshadmanysimilaritiesinpolitics,economy,relig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