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味精PPT
溶解氧的控制 在实际生产中,搅拌转速固定不变,通常用调节通风量来改变供氧水平。 通风比( m3 /m3 .min ):每分钟向1m3的发酵液中通入0.1 m3无菌空气,用1:0.1表示。 4 种龄和种量的控制 所谓种龄,是指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种子培养的时间。 种龄长短关系到种子活力的强弱,影响下一次增殖的适应期长短。 接种量多少,将明显影响种子生长期的长短。 一级种子控制在10-12h,二级控制在6-8h。 种量为1%。过多,菌体娇嫩,不强壮,提前衰老自溶,后期产酸量不高。 5 OD值的控制 OD值是细菌个数、菌体大小和发酵液色泽深浅的综合反应。 以B9和T6-13菌株为例,当初糖为12.5%~14%时,长菌期的OD净增值在0.7~0.9。 当细胞进入平衡期后,OD值已达到最大值,此时细胞数不再增加,但因为细胞个体还会继续伸长增大,所以OD值会略有上升。 6 泡沫的控制 生产上为了控制泡沫,除了在发酵罐内安装机械消泡器外,还在发酵时加入消泡剂。 目前谷氨酸发酵常用的消泡剂有:花生油、豆油、玉米油、棉子油、泡敌和硅酮等。 天然油脂类的消泡剂的用量较大,一般为发酵液的0.1%~0.2%(体积分数), 泡敌的用量为0.02%~0.03%(体积分数)。 发酵异常现象及处理 1 发酵过程的检查 ① OD值的测定 ② 细胞形态的观察 ③ 还原糖的测定 ④ pH的测定 ⑤ 温度的测定 ⑥ 通风量的测定 ⑦ 残脲的测定 ⑧ 谷氨酸的测定 2 异常现象及处理 ①污染杂菌和感染噬菌体引起的发酵异常 a.污染杂菌 污染杂菌后,OD值增长快,糖耗也快,且发酵液泡沫增多,但谷氨酸生成量少。 处理: 如果发酵前期发现杂菌污染,可将培养基重新灭菌,并酌加培养基成分,重新接种后再发酵。 如果发酵中期发现染菌,而pH、OD值和糖耗等尚属正常,此时可加大风量,按常规继续发酵。 如果发酵后期染菌,一般对发酵影响不大。 二、GA产生菌的特征 1 一般特征(按《手册》) (1)G+ 、无芽孢、无鞭毛、不运动; (2)好氧; (3)生物素缺陷型; (4)α- 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丧失或非常低,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和L-GA脱氢酶活性很强; (5)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发生细胞膜渗透性变化,可向环境中泄露GA ; (6)GA产生力1%,不分解GA,耐GA。 2.优良菌株特征 除上述特征外,还有----- (1)细胞大,分泌色素和胶体量少; (2)菌体等电点与GA的等电点差别大; (3)菌体生长快,耐高温,耐糖,耐GA浓度高; (4)发酵条件粗放; (5)产酸能力高,糖酸转化率高。 我国优良生产菌株: As1.299及其变种(D110、7338、WTH-1)(均为北京棒杆菌); S-941(棒状菌属); As1.542及其变种TS-27、HU7251及其变种(均为钝齿棒杆菌属); T6-13及其变种(FM8207、FM84-415、CMTC6282、9-17、ZX-507、G1-1)等。 一、培养基的成分 1. 碳源:淀粉水解糖、糖蜜、乙醇、烷烃 碳源浓度过高时,对菌体生长不利,氨基酸的转化率降低。菌种性质、生产氨基酸种类和所采用的发酵操作决定碳源种类 培养基的配置、灭菌、空气净化 2、氮源:铵盐、尿素、氨水 C/N=100:15?21,实际高达100:28 因为:1)用于调整pH。 2)分解产生的NH3从发酵液中逸出。 产酸阶段: NH4+不足:使?-酮戊二酸蓄积而很少有谷氨酸生成。 NH4+过量:促使谷氨酸生成谷氨酰胺。 3.无机盐 磷酸盐、镁、钾、钠、铁、锰、铜,其中 磷酸盐对发酵有显著影响。 不足:糖代谢受抑制,菌体生长不足。 过多:a.细胞膜磷脂生成量多,不利于谷氨酸排出。 b.促使丙酮酸和乙醛(由丙酮酸脱羧生成)缩 合生成缬氨酸的前体物——?-乙酰乳酸, 使缬氨酸在发酵液中蓄积。 淀粉水解 4. 生长因子:生物素 作用: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和代谢途径。 (1)作为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最初反应的关键酶乙酰 CoA的辅酶,参与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进而影响 磷酯的合成。 (2)浓度过大:促进菌体生长,谷氨酸产量低。因为: a.乙醛酸循环活跃,?-酮戊二酸生成量减少。 b.转氨酶活力增强,谷氨酸转变成其它氨基酸。 为什么添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