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全生产事故的案例2009.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生产事故的案例2009

6.3 事故人证材料的收集记录 要尽快向被调查者搜集材料。对证人的口述材料,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 做好记录的存留。 证人—现场人员、目击者、有关领导等。 GB/6442-199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6.4 事故现场摄影、拍照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事故现场摄影、拍照 — 显示事故现场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 — 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 — 事故现场全貌。 — 利用摄影或录相,以提供较完善的信息内容。 事故图绘制 — 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 GB/6442-199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事故案例4 第三章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原因分析 事故的原因分析 事故统计与分析 3.1 事故原因分析P197 事 故 原 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 机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直 接 原 因 间 接 原 因 操作规程不完善 技术设计缺陷 劳动组织不合理 隐患管理不力 检查和指导错误 培训缺陷 GB/6442-199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3.2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指因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P223 3.2.1 直接经济损失 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 — 医疗、丧葬和抚恤、补助和救济、歇工工资 善后处理的费用 —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清理,罚款和赔偿费用 财产损失费用 — 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损失费用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工作损失价值 资源损失价值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其他损失费用 3.2.2 间接经济损失 3.2.3 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E=Ed+Ei Ed ——直接经济损失 Ei ——间接经济损失 ☉工作损失价值 VW=DLM/(SD) DL ——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 M ——企业上年税利(税金加利润) S ——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 D ——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 3.2.3 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 ☉千人经济损失率 RS(‰)=E/S*1000 E—全年内经济损失,万元 S—企业职工平均人数 ☉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 RV(%)=E/V*100 E—全年内经济损失,万元 V—企业总产值,万元 事故案例5 第四章 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与整改措施 事故性质的认定 事故责任的划分 事故教训 整改措施 第*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2009年 北京 苏宏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010j_su@ 第一章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知识 危险辨识的基本内容 危险、危害因素控制的基本知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 应急救援预案 1.1 危险辨识基本内容 风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结合。可能性是指发生概率的大小,严重性是指发生的后果。风险的大小用风险率(R)表示 1.1.1 基本概念 后果严重度 发生频率 极显著 轻微 不显著 预 防 措 施 保护措施 显著 风险(R) = 可能性(F) AND 严重度(C)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我国劳动部1995年发布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把重大事故隐患定义为: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1.1.2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根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类。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2) 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火药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七类: 生产性粉尘 毒物 噪声与振动 高温 低温 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其他危害因素 3)职业性危害因素分类 1.1.3 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 厂址 厂区平面布局 建(构)筑物 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设备、装置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