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脑肿瘤 116页【精美医学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T脑肿瘤 116页【精美医学资料】

三叉神经瘤 起源于三叉神经的鞘膜,其发病率仅次于听神经瘤。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稍多于女性,为颅内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CT表现: 示颅中窝或后颅窝内有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物,骑跨两个颅窝者呈哑铃形,可为等、低或低等混合密度,无瘤周水肿。位于颅中窝较大肿瘤可压迫鞍上池、桥池。位于后颅窝者可压迫第4脑室、中脑导水管,使之变形、移位。岩骨尖常有骨质吸收或破坏,但内听道正常。增强扫描呈均一或不规则强化,并有环状强化。 +C 是指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经血行、淋巴或直接入侵颅内者,也可经脑积液循环种植、转移。原发肿瘤,男性以肺癌居首位,女性以乳腺癌最多见。颅内转移瘤以脑转移最多,尤以幕上者多见,小脑及脑干较少见。 五、转移瘤 脑转移瘤为结节状,绝大多数位于皮髓质交界处,因为该处穿通动脉分支多而纤细,瘤细胞易在此发生阻塞而形成病灶,转移瘤大多为多发,少数可单发,单发者多较大。多见于额叶和颞叶。 CT表现: 转移瘤多为大小不等、多发低密度结节影,少数为等密度或较高密度,呈高密度者为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合肺腺癌转移,瘤灶多位于大脑皮质或皮层下灰、白质交界处。少数见于丘脑及小脑,瘤内多有囊变,偶见出血所至高密度液平影。增强扫描,可呈均质、混杂或环形增强,不同形式的强化可并存,灶周水肿多较明显,且于瘤灶大小不成正比,极少数无水肿。 单发转移瘤多较大,平扫呈混杂密度,呈环形或不规则分房状强化,偶可见壁结节,与原发胶质瘤相仿。 经脑膜或室管膜播散转移表现为线性或结节状强化。 CT表现: 呈高或低密度影,轮廓多不规则,常伴有钙化,但不像室管膜瘤那样粗大,呈小圆点状,伴有不同程度的脑积水,为肿瘤使脉络丛产生过多的脑积液,导致交通型脑积水。增强扫描,病灶多为均匀或显著强化。 髓母细胞瘤 起源于第4脑室顶部的原始外胚层组织,多发生于小脑蚓部和第4脑室。为儿童常见肿瘤,经脑积液种植转移。 CT表现: 呈稍高密度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囊变、出血、钙化均较少见。大部分病变周围有水肿。增强后,强化显著,第4脑室受压移位或扩大,伴幕上脑积水,肿瘤经脑积液播散时,室管膜或蛛网膜下腔可显示线形或结节状强化。 二、脑膜瘤 为一种生长缓慢的脑外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好发于中年人,女性患者多见。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内皮细胞,多见于幕上,以大脑突面、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上区等。 脑膜瘤多为实性球形肿块,包膜完整,境界清楚,血供丰富。少数可有囊变、出血、坏死。脑膜瘤常侵蚀邻近颅板,引起骨质硬化或破坏缺损。 病理学一般将其分为内皮细胞型、纤维型、血管型、化生型及恶性脑膜瘤,以前两者多见,恶性者少见。 典型CT表现: 病灶呈均匀等或略高密度,可有钙化。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广基底与硬膜相连。 瘤周水肿较轻或缺乏,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或重度水肿。 颅板侵犯引起骨质增生或破坏。 增强后呈显著而均匀性强化。 非典型CT表现 瘤内有出血、坏死、囊变和脂肪变性,占位效应多较明显,常误诊为胶质瘤、转移瘤、脑脓肿,但肿瘤多为广基与邻近颅板、大脑镰或天幕相连,邻近骨质多有增生、破坏。 三、垂体瘤 垂体腺瘤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多见于女性。 病理:垂体腺瘤主要指垂体前叶灶性增生,当增生较大压迫周围间质,并有包膜形成时,即为垂体腺瘤,为良性脑外肿瘤。 生长在鞍内,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压迫引起蝶鞍扩大,向上突入鞍上池,向两旁侵入海绵窦。肿瘤内容易出血、坏死、囊变和钙化。功能性肿瘤分泌激素,生长素和ACTH等,产生闭经-泌乳综合症,巨人或肢端肥大综合症和柯兴氏综合症。肿瘤大时向鞍内延伸可引起阻塞性脑积水(头痛),压迫邻近结构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如压迫视交叉引起视力障碍和颞侧偏盲等。 垂体微腺瘤的CT表现 垂体高度异常:(正常男﹤7mm,女﹤9mm) 垂体内密度改变:平扫不易显示,快速注射对比剂后迅速扫描肿瘤为低密度,延迟为等密度或高密度。 垂体上缘膨隆: 垂体柄移位: 鞍底骨质疏松,下陷: 垂体大腺瘤的CT 表现 肿瘤呈圆形,也可呈分叶或不规则形。冠状扫描显示肿瘤可呈哑铃状。 平扫大多数为等密度,也可为略高密度、低密度或囊变。 肿瘤从鞍内延伸至鞍上,多数对称,压迫周围结构。 钙化发生较少,呈分散点状亦可呈块状。 增强扫描,大多数呈均匀强化。 四、神经性肿瘤 听神经瘤 为颅神经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