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舞蹈史第三讲汉代舞蹈的发展.pptVIP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舞蹈史第三讲汉代舞蹈的发展

主讲人:王庆花 河南理工大学音乐系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本讲重点、难点: 汉代舞蹈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起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国家,中国社会制度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制。 秦汉时期是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舞蹈活动普遍兴盛,乐舞百戏等表演水平大幅提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舞蹈和舞人;西域乐舞杂技幻术和边疆少数民族舞蹈传入中原;设立乐府收集民间乐舞。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一、“百戏”舞蹈 “百戏”是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演出形式,在汉代亦称“角抵戏”。 古老的“角抵”,犹如今天的“摔跤”,是一种比力度的竞技运动,汉代则泛称乐舞杂技为“角抵戏”,与“百戏”是同一概念。 “角抵戏本六国时所造,秦因而广之,汉兴虽罢,至武帝复采用之。”——《乐书》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汉角抵百戏可分为四类: 1、巾袖舞 巾袖之舞是舞者舞袖或执巾而舞。 “舞袖” “舞巾”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巾袖舞的特点: “罗衣从风,长袖交横”——傅毅《舞赋》 “裙似飞鸾,袖如回雪”——张衡《观舞赋》 巾袖舞——“水袖”、“红绸舞” “楚舞”——巾袖舞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2、道具舞 舞者手执乐器、武器或物品而舞的舞蹈,统称为道具舞。 《铎舞》:铎是一种如大铃一样的乐器,执之而舞。 《鞞舞》:执鞞而舞。鞞是一种扁形小鼓。 《剑舞》 《棍舞》 《戚舞》:执斧而舞。 《刀舞》 《建鼓舞》:“建”即“树立”之意,是以木柱穿挂鼓的腰部将鼓竖立起来,鼓面直立,乐人一边击鼓一边舞蹈。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3、情节舞 以歌舞形式表现简单故事的成为情节舞。 汉代著名情节舞——《东海黄公》 “吞刀吐火,云雾杳冥。画地成川,流渭通泾。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 ——《西京赋》 开创了中国古典戏剧的先河。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4、舞像 戴假面、著假形(一般为鱼龙百兽假形)而舞曰舞像。 “像”是“象人”(舞像的艺人)扮的鸟兽假形。 著名的节目《总会仙倡》和《鱼龙曼延》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拟兽组舞《鱼龙曼延》 龙虎相斗 猿猴攀嬉 兽惊大雀 白象行孕 海鳞成龙 猞猁变车 水人弄蛇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二、“四夷”乐舞 汉代国力强大,跟周边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东夷之乐执矛舞,西南夷之乐执羽舞,西夷之乐执戟舞,北夷之乐执干舞” ——《白虎通·礼乐篇》 “王者必作四夷之乐,一天下也。”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汉代“四夷乐”代表——《巴俞舞》 《巴俞舞》是古代川东少数民族“賨人”的舞蹈,猛锐粗犷。又被称为“板盾蛮”。 先在刘邦军中使用,其后成为西汉宫廷乐舞。 《巴俞舞》表演时手执矛弩,且歌且舞,并用巴人原来的语言演唱。 名称演变:汉《巴俞舞》——魏《昭武舞》——晋《宣武舞》 ——南梁《巴俞舞》——唐《巴俞舞》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三、女乐歌舞 秦汉时期,由于统治者的需要,女乐的规模大大增加。 秦始皇宫廷“妇女倡优,数巨万人,钟鼓之乐,流漫无穷”——《说苑》 汉代宫廷设立太乐和乐府: 太乐:掌管宗庙祭祀的雅乐 乐府:管理供皇帝娱乐的俗乐舞,搜集民间乐舞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盘鼓舞》 《盘鼓舞》是汉代比较普及的舞蹈,该舞的特征是舞者踏盘、踏鼓而舞。 有鼓无盘的名《鼓舞》 七盘一鼓(或二鼓)名《七盘舞》 张衡《观舞赋》 傅毅《舞赋》 第3讲 汉代舞蹈的发展 四、自娱舞蹈 歌舞自娱,是汉代宫廷豪门普遍的日常喜好。 自娱舞蹈有即兴舞和礼节舞之分。即兴舞是一种无须事先准备、临场随兴而发的舞蹈。 特点:舞蹈的形势与内容皆随当时环境、人物心情的不同而变化,形式简单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