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精神障碍心境障碍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境障碍 又叫情感性精神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 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存在相应的思维和行为障碍,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呈缓解、复发特点,缓解期多正常,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情感性障碍的分类 躁狂发作 双相障碍 抑郁发作 持久性心境障碍 环行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 躁狂发作的概念 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 程度可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 少数病例以易激惹为主 社会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轻者可无明显损害或仅轻度损害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发作的表现(1) 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语量增多 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意念飘忽 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躁狂发作的表现(2) 精力充沛、不感疲劳、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行为鲁莽,如挥霍、不负责任、不计后果 睡眠需要减少 性欲亢进 躁狂发作的诊断 症状表现 严重程度:影响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至少持续一周 排除标准: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等所致的躁狂 双相障碍 目前的发作符合躁狂或抑郁的标准 以前有过相反的临床相发作或混合性发作 双相障碍的类型 双相障碍,目前为躁狂发作 双相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 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性发作 双相障碍,目前为快速循环发作 近一年中,至少有过4次情感性障碍的发作 抑郁发作概念(1) 各种形式的典型发作中,病人通常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精力降低及稍作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等。 抑郁发作概念(2) 其它常见的症状是: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及食欲下降等。 不同人群的发生率 一般人群5.8% 慢性疾病9.4% 住院病人33% 老年住院病人36% 癌症门诊病人33% 癌症住院病人42% 脑中风47% 心肌梗塞45% 帕金森病39% 抑郁性障碍的主要症状(1) 心境和情感 悲伤、对愉快/不愉快事件的反应减弱、空虚感、情感缺失、焦虑、紧张、易激惹、愤怒 思维—认知 注意减退、犹豫不决、缺乏自信、无故自责、自罪、无助感、悲观、希望死去、自杀念头 抑郁性障碍的主要症状(2) 精神运动 迟钝(身体运动缓慢、面部表情减少、缺乏交流)、或激越(不安、烦躁、无目的的不能控制的运动增多) 躯体 基本功能改变(失眠、睡眠过多、食欲增加/减退、性欲下降)、活力改变(倦怠乏力、精力不足)、躯体感觉(疼痛、受压感、怕冷、肢体沉重)、以及内脏症状(胃肠道、心血管主诉) 诊断要点 至少2周病期 没有躁狂 角色功能受损 抑郁症的症状诊断标准 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性欲明显减退 严重程度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选择 抗抑郁药物 正规的心理治疗 ECT 影响药物选择因素 依从性 年龄 生活方式 同患躯体疾病(如心脏病) 同患精神障碍 以前的治疗效果 治疗的策略 维持治疗问题 维持治疗对预防抑郁症复发是有效的 指导问题 心理咨询的方法问题 识别问题 症状掩盖问题 自杀问题 15%的抑郁患者有自杀企图 75%的自杀者与抑郁有关 精神发育迟滞 从胎儿到18岁以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因素都可能导致精神发育迟滞,包括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多数患者以生物学因素为主,以社会文化因素或两者兼有者为少数。在精神发育迟滞中约半数患者能够发现明确的生物学病因,且多是中度以上智力损害者,而在轻度患者中绝大多数虽然以生物学病因为主,但却难以查出确切的病因。 精神发育迟滞 1.轻度 智商在50~69之间,在全部精神发育迟滞中占85%。患者在幼儿期即可表现出智力发育较同龄儿童迟缓,如语言发育延迟,词汇不丰富,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差,抽象思维不发达。就读小学以后学习困难,学习成绩经常不及格或者留级,最终勉强完成小学的学业。患者能进行日常的语言交流,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差。通过职业训练只能从事简单非技术性工作,可学会一定谋生技能和家务劳动。 精神发育迟滞 2.中度 智商在35~49之间,在全部精神发育迟滞中占10%。患者从幼年开始智力和运动发育都明显比正常儿童迟缓,语言发育差,表现为发音含糊不清,虽然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以致不能完整表达意思。计算能力为个位数加、减法的水平。不能适应普通小学的就读。能够完成简单劳动,但质量差、效率低。在指导和帮助下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 精神发育迟滞 3.重度 智商在20~34之间,在全部精神发育迟滞中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