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全集序言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序 言 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举办感动中国的十位人物评选活动。如果再要评选“20世纪感动中国的十位人物”,我将毫不犹豫地提名张謇为候选人物之一。因为他也曾经感动中国,而且其影响持续之久,事业经营之难,泽惠地区之广,都为时人所难以企及。 感动中国的人必定先受中国感动。张謇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这已经是无需说明的事情。但他受中国感动最深的一年却是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他受到极大的刺激。他在日记上逐条记下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且注明:“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愤极语塞,但就是这句话,表达了多少悲愤、屈辱、忧虑之感! 为中国所感动的张謇,决定投身于革新中国并使之走向富强的伟大事业。正是从1895年开始,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都使中国为之感动。当时中国的新闻媒体虽然已经日渐增多,人们尚未知悉“炒作”之类话语,然而张謇的这些重大举措却无一不产生轰动效应。 1896年至1899年,他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历经千辛万苦,并且冒着极大的风险,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状元办厂(或下海)乃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张謇堪称一千多年以来科举史上的第一人。他长期经受试场蹉跌,参与县、州、院、乡、会等各级考试达20多次,前后总共耗费25年生命,仅直接消磨在考场中的时间就有120天之多。他攀登到科举生涯的顶峰,但却毅然与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道路告别,把人生的坐标从做官转为做事,而且是脚踏实地办实业与教育两件大事、新事。对于一个年逾不惑的科举文士来说,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大生纱厂的初见成效,感动了中国,更感动了张謇自己。他没有就此却步,而是更为奋勇向前,兴办通海垦牧公司,创建通州师范学校,设立南通博物苑,乃至参与举办南洋劝业会等等,无一不是开风气之先的大举措,无一不是在神州大地上萌现的新事物。值得注意的是,张謇追逐的不是昙华一现的新潮时尚,更不是浮而不实的哗众取宠。他的每一步前进都是脚踏实地的,而且又是怀有远大目标的。归根究底,他着重考虑的并非个人名利而是社会福祉,也就是乡土与国家的根本利益。 张謇既脚踏实地又意在高远,他确实具有世界眼光与现代意识。他尽管宣称弃仕言商,然而却始终把工业放在首要的位置。他深刻地指出:“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他从创办大生纱厂入手,就是首先要抓住“工”这个根本。他起初还只限于试图从纺织业起步而奋起直追,到1910年南洋劝业会开幕,他发起组织劝业研究会,并认真研究光绪一朝(1874—1908)的海关贸易册,才“如寐始觉,如割始痛……则以我国实业当从至刚至柔之两物质,为应共同发挥之事”。所谓“至柔至刚”也就是以后他所说的“至白至黑”,即着重发展纺织与钢铁两大工业系统,并以此为基础而营造独立的民族近代经济体系,以求摆脱祖国贫穷落后的悲惨命运,进而参与世界范围的“文明竞争”。 张謇当时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从经营事业的开始便有一个全局观念。从经济而言并非仅仅着眼于某一工厂,而是要逐步营造一个企业体系;从教育而言并非仅仅着眼于某一学校,而是要逐步营造一个文教体系。同时,他的事业又并非局限于实业与教育两大部类,而是谋求通海地区经济、文化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吴良镛院士称南通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意即这是中国首先按照总体规划建设的近代城市,诚非溢美之语。然而,他的最终目标又不是仅仅按照自己的理想建成这“第一城”,而是希望通过这个“理想城”(恕我杜撰)的示范与推广,建设一个独立、富强、幸福的中国。直至他目睹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晚年,还念念不忘这个根本:“治本维何?即各人抱村落主义,自治其地方之谓也。今人民痛苦极矣,求援于政府,政府顽固如此;求援于社会,社会腐败如彼。然则直接解救人民之痛苦,舍自治岂有他哉!”张謇具有如同宗教徒一般的虔诚,一步一步走向自己信仰的彼岸,当然这是人世的现实乐土而非虚无缥缈的天堂彼岸。 回想1895年,中国有3个人各自作出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教育,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但是在19世纪末年,这3三个重要历史人物的知名度却是差异很大。孙中山尚未被国人所真正认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无非是一个犯上作乱的小小逃亡者。张謇虽然以大魁天下赢得广泛仰羡,又以状元办厂的壮举感动了中国,但与康有为所策划的戊戌变法相较却是小巫见大巫。一度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百日维新与六君子的最终血染菜市,那才是中国最大的感动,康有为也即因此成为中外瞩目的头号热点人物。但是,随着变法的迅速夭折与自身的逃亡海外,再加上思想的日趋保守与保皇党内部的分歧涣散,康有为在国内的影响明显淡出。而张謇则凭借兴办实业的初试牛刀,逐渐取代了康梁的媒体聚焦位置。其所

文档评论(0)

151****89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