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 王守义 一、概述 脂肪家族包括广泛使用于烹饪或调味品中的色拉油、黄油、人造奶油、蛋黄酱、动物脂肪油等。虽然常常被冠以“使人肥胖”的罪名,但是脂肪在机体结构中具有基本功能,某些类脂还能够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脂肪中含有大量的不同脂肪酸构成的脂类。脂肪的质量根据来源而有所不同,源于植物的脂肪(人造奶油,色拉油等)的主要成分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和α—油酸,这两种脂肪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因为人体自身不能合成。 这些脂肪酸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显著功效。源于动物的脂肪(黄油、猪油、动物脂肪等)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导致胆固醇的升高。因此近年来提倡要减少动物油的摄入,根据营养学家的建议,人体吸收的脂肪应该占全部能量30%到35%。脂肪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含油多的食品往往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和E。 黄油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A(有助于视力)和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作为抗氧化剂的维生素E主要来源于色拉油和人造奶油。既然脂肪对我们有利也有弊,所以营养学家建议要尽可能多样化地摄入脂肪类。一方面要注意不能过量;另一方面,要黄油、人造奶油以及各种不同的油脂轮流食用,以便能够摄取各种不同的基本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来满足人体的需求。适量才是最好的。 我国部分城乡已进入小康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以及消费行为的改变,脂肪肝也跟踪而至。我国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约10%。根据南京、上海、杭州对机关职员、教师的调查,脂肪肝的患病率为5.2%-10.2%,患病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50岁以上人群高达24.6%。在不同职业的成年人群中,机关职员、部门经理和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工人。 脂肪肝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脂肪肝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脂肪在肝脏内过度蓄积,从而导致肝脏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例如:正常人肝脏的脂肪占肝重量的3%-5%,其中60%是磷脂,其他还有甘油三酯、脂肪酸、胆固醇等。当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的10%或组织学上肝细胞3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称为脂肪肝。 肝脏既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一个具有合成、利用和转运脂肪功能的重要脏器。因此当合成增加而利用和释放减少时,就会在肝脏储存过多的脂肪.从而形成“脂肪肝”。因此从发病机理上来讲脂肪肝是一个“病态”.但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长期大量饮酒或高营养膳食而活动量减少,体重超重等都是脂肪肝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二、流行病学的特点 流调资料 表明本病患病率高且与许多临床情况关联。西方国家本病患病率已较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ALD高2~3倍。近20年来,中国及亚太地区本病患病率也明显增高,一般约7%一40%,在日本增加 3—20倍,已超过丙型肝炎患病率。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40—50岁最多见,但普遍注意到有低龄化趋势的特点。过去强调好发于女性,现认为男女患病率相同。 现有的流调资料可能远远未能真实反映NAFLD的高发状况,因随着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等改变,与能量稳态失调相关的代谢性肥胖及糖尿病等患病率已成倍增加,在日本甚至增加达10— 20倍,据估计到 202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可达1亿以上,其中约60%来自亚洲人,故NAFLD患病率很可就会同步平行上升。此外,正越来越多NAFLD患者病因不明约 16.4%~42.4%的患者不伴有肥胖、糖尿病及高脂血等危险因素的存在。丁艳华等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20(5):287~288.198例脂肪肝临床分析 参加体检718名,B超确诊脂肪肝198例,脂肪肝发病率27%(198/718),其中转氨酶轻度升高占13.l%,2%符合肪肪性肝炎诊断标准。24%高胆固醇血症,13%高甘油三脂血症,30%混合型高脂血症,60%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9%并高血压病;31%并高粘血症:24%并Ⅱ型糖尿病。脂肪肝相关因素检查显示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全血粘度、毛细血管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TC、TG、LDL-C 均高于HDL-C和平均红细胞体积,低于50例健康对照组P<0.05~0.001。 脂肪肝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可能与高粘血症有关,也可能与脂肪组织压迫肝组织和肝内的血管,造成肝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多,进一步引起血流缓慢,加重器官的缺氧。在脂肪肝的诊治过程中,要同时关注肝脏的改变和相关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并进行综合防治。 三、自然病程 NAFLD呈良胜进展,随访长达19年可无组织学及临床病理进展。Teli等对40例 NAFLD随访7— 16年(平均 11年),其中30%的病例再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