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会计资讯系统的定义
TPS、MIS、DSS、及EIS間之關係比較(以IPO模式為例) 80/20法則 又稱為帕累托法則、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則或不平衡原則、猶太法則。此法則是由約瑟夫·朱蘭(Joseph M. Juran)根據維爾弗雷多·帕累托本人當年對義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推論出來的。 一般情形下,產出或報酬是由少數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所產生的。原因與結果、投入與產出、努力與報酬之間的關係往往是不平衡的。若以數學方式測量這個不平衡,得到的基準線是一個80/20關係;結果、產出或報酬的80%取決於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例如,世界上大約80%的資源是由世界上15%的人口所耗盡的;世界財富的80%為25%的人所擁有;在一個國家的醫療體系中,20%的人口與20%的疾病,會消耗80%的醫療資源。80/20原則表明在投入與產出、原因與結果以及努力與報酬之間存在著固有的不平衡。這說明少量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會有大量的收穫、產出或回報。 80/20關係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基準。一個典型的模式表明,80%的產出源自20%的投入;80%的結論源自20%的起因;80%的收穫源自20%的努力。 資料探勘為什麼是現在興起? 大量資料的產生 資料倉儲技術的興起 電腦計算能力的提升 競爭壓力強大 所有的企業都將是服務業 * 資料探勘的兩種基本模式 假設檢定(Hypothesis Testing):是一種由上而下的方式,檢視我們的想法是否成立 知識發現(Knowledge Discovery):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方式,從分析原始資料開始,找出我們所不知道的事實。 * 資料探勘的五大技術分類 關聯法則(Association Rule) 分類(Classification) 預測(Prediction) 叢集(Cluster) 複雜型態探勘 * 群組軟體與GSS 群組軟體(GroupWare)能提供給一個群體合作完成某些事情或任務都可稱為群體軟體。 群體(Group)是指兩個人以上的集合。 群體支援系統(Group Support System,GSS)為整合通訊技術、電腦科技、與決策模式的資訊系統,藉著降低群體成員間的溝通障礙、提供結構化的分析模式及工具,以及有系統的指引群體討論的議程,而增進效率和效能。 * 群體支援系統(GSS)具有以下的特性 用來支援群組會議,使得會議的過程模組化,減少不確定因素的發生,進而提升群組決策過程的效率與決策品質。 具有不同程度的群組體決策支援系統,用來支援特定或是多樣群體層次的群組會議與決策制訂。 藉由將群體會議過程的模組化方式,增加群組對於衝突的解決能力,提高成員的參與意願,進而產生新的創意。 容易學習與使用,進而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意願。 不用受限於傳統會議的地理限制。 * GDSS架構 * 群體決策程序的四個階段 導入階段:成員間交換資訊以便進入狀況。 衝突階段:由於成員間背景大不相同。因此,在此階段中,常常會發生意見差距甚大的衝突。此階段成員個人會極力提出自己的主張或反駁對方的意見,然後追求群體中大多數人對自己看法的認同。 共識階段:此階段是會議討論逐漸由衝突轉向尋求大家所能夠接受的方案。 強化階段:此階段是最後決策內容的確認,主要工作包括 找出大家公認的方案 決定最後報告內容 準備其他和完成工作任務有關的事項。 * 跨組織資訊系統 跨組織資訊系統(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IOS)的定義最早始於1982年Barrett Konsynski所提出的跨組織資訊分享系統(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的觀念,這兩位學者認為跨組織資訊分享系統是跨越組織疆界(Boundaries),並使所有參與者皆受益的分享性資訊系統;但該系統是從技術觀點看跨組織資訊分享的方式,尚未涉及管理層面如跨組織合作等問題。 1985年Cash Konsynski正式定義跨組織資訊系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所分享的一個自動化的資訊系統」,並認為這類資訊系統對提昇企業的生產力、彈性和競爭力將有明顯的貢獻。跨組織資訊系統與其他組織內部資訊系統不同,它是一個分散式的資訊系統,資訊可以被准許在超越組織的範圍之間傳送。 * 跨組織資訊系統 楊亨利等(1997)認為相關文獻中並不限制跨組織資訊系統一定要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織共同合作執行開發,其重點是在共同分享資訊系統這個精神上;因此,定義跨組織資訊系統是「只要是非同一集團的組織,則兩個組織間共同分享資訊系統來增加生產力、服務顧客速度與品質等,即稱為跨組織資訊系統;例如:大汽車廠與其衛星零件供應商之間的存貨系統、或與經銷商的電子訂貨系統,金資服務中心與各金融機構的跨行通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电子物证初级试卷及答案.doc VIP
- 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VIP
- Q/CR 549.5-2016 铁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第5部分:土工布.PDF VIP
- GB50168-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VIP
- 人行天桥钢箱梁施工方案.doc VIP
- 建筑工程领域AI应用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 -AI in AEC.docx
- 第5講移民实边:明清时期的边疆移民(4课时).ppt VIP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编知识点(背诵用).doc
- 冶金企业全要素评估表(人机物环管).docx VIP
-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安全防护栏.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