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盟和中国农业政策研讨会总结报告
PAGE
PAGE 44
东盟与中国农业政策研讨会总结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农业经济研究所
2002年11月4日—12日 北京
一、背景
2002年11月4日,第六届中国与东盟大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胜利召开,在本届大会上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了自由贸易区的创建进程,预计到2010年建成。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结成了一个更广泛更成熟的伙伴关系。农业、IT技术、人力资源和开发湄公河将排在双方经济合作日程的首位。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由中国农业部资助,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农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东盟与中国农业政策研讨会”与2002年11月4日—12日在北京嘉苑饭店召开。
二、会议基本情况
来自10个东盟成员国的20个代表(每个国家各有2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这些代表都是来自农业科研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中国大约有来自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领导与专家10余人出席了会议。
此次东盟研讨会分为两部分进行:报告与实地考察。在为期三天的大会报告中,中国与东盟专家就农业的许多方面交换了观点与意见。东盟成员国代表介绍了他们各自农业的最近发展状况,如环境方面、土地管理、市场流通体系改革、扶贫、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及其它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方面的专家对中国的农村改革、结构调整、土地管理、食品安全、公共投资与扶贫、可持续发展及WTO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与分析。
三、主要议题
下面将在此次研讨会上东盟与中国专家所讨论与交流的问题具体归纳如下:
(一) 农业改革
20多年的改革给中国农村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成就如下:1.废除了僵化的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家庭承包责任制;2. 逐渐废除了政府购买和销售农产品的体制,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流通体制;3. 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农村所有制;4. 改革了国家对农业控制的行政方式,采取利用经济、法律手段来建立对农业的宏观控制体系,实现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
中国20多年的农村改革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核心如下:1.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2. 坚持从实际出发并尊重农民的伟大创造力;3. 坚持改革与市场导向;4. 坚持循序渐进的改革并逐步实现从旧体制到新体制的转换;5. 采取多种政策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
中国入世后的农业政策调整:1.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2. 调整农产品的贸易政策;3. 调整农民的收入政策;4. 调整农业支持政策;5. 调整农业城镇化政策;6.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调整。
(二)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一些重要议题
中国的经验 中国经历了下面这样过程的体制改革:国家垄断的供销体系开放的国家展销会实行粮食的合同采购对粮食和棉花流通体系的进一步改革。农产品市场流通的主体包括:农民及其合作组织;城市下岗职工;供销合作社和国家商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中介机构;农业龙头企业。中国政府采用了下列宏观调控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系统;商品储备系统;风险基金系统;保护价体系;进出口调整。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进程中最重要的4点经验如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市场建设的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统一规划,合理分配;建设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营销体系。
东盟成员国的一些经验 普遍面临的一些制约因素:公共部门在改进市场体系过程中所遭受的沉重财政压力;营销的物质设施跟不上农业生产发展的步伐;价格不稳定;由于无计划生产所造成的供给不协调;日益增加的贸易壁垒;统一的市场信息的缺乏;基础设施的匮乏,特别是海路空运输设施及收获后处理设施的不足;制度性瓶颈等等。主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建设和提高市场基础设施,如农场收购中心,包装设施,交易中心和批发市场;按照减少市场中介的宗旨理顺市场体系,通过改进和增加销售渠道确保向农民和消费者提供公平的价格;鼓励农场采取纵向联合的方式在进行分类、分级、包装和加工等增值活动;提高市场的信息能力协助生产者和销售商做出高效和及时的生产和销售决策;加快超级市场的发展为生产商(特别是合同农场)拓宽销售渠道;建立一个农场认证计划以保证食品的安全与质量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对安全食品的需求,并逐步提高地方产品在国外的竞争力;将逐步制定更具体的措施去鼓励私人部门参与到农产品营销体系的发展中来;同时还要采取多种间接措施提高农产品的总体营销水平。
(三) 土地管理的一些问题
中国的一些经验与做法 在20多年的农村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责任体制。这一体制保护了家庭对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规范了承包土地的转让与管理权,并且能够有效地生态环境,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新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更加肯定了土地承包责任体制并对其做了更具体的规定。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