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发展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接触性皮炎发展课件

接触性皮炎 古老而全新的课题 李林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 接触性皮炎 经典classic 变应性ACD:染发,大漆 刺激性ICD: 接触性皮炎的历史回顾 公元一世纪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侯论》(公元620年)“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毒,喜面痒,然后胸壁胫…皆悉瘙痒,面为起肿,绕眼微赤,……若火烧漆,其毒气则厉,著人急重。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之,竟不为害也。” 接触性皮炎的历史回顾 Josef Jadassohn (1863-1936),德国人 通过把可疑物质贴敷于患者皮肤上,他在临床上成功地复制了三碘甲烷皮炎及汞皮炎,在当时“变态反应”一词尚未出现的时侯,提出了此类复制实验的特异性,即“特异性不耐受”。1895年,在奥地利Graz城的德国皮肤科学会上,他在全世界首次系统地报告了有关斑贴试验的研究成果,使斑贴试验确立为研究接触性皮炎的可靠实验手段。 由于他的贡献,全世界接触性皮炎工作者公认Jadasshon为“斑贴试验之父”。1995年,在斑贴试验被正式报告百周年之际,全世界接触性皮炎学者云集英国伦敦,举行了盛大纪念活动。 Marion Sulzberger 把斑贴试验技术传到美国,成为美国接触性皮炎之父。 Poul Bonnevie在1938年首先提出了常规斑贴试验变应原系列,成为标准变应原系列的雏型。 1962年,斯堪的那维亚常规斑贴试验标准化委员会成立,并于1967年发展为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nternational Contact Dermatitis Research Group,ICDRG)。 1900S, 30个国家或地区成立了接触性皮炎研究协会或研究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南京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其他:上海华山,职业皮肤病 1994年,卫生部中外医学技术发展中心主办了全国首届接触性变态反应实验检测学习班 1999年,该项目被卫生部批准为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1994,1995-1,1995-2,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现代接触性皮炎的分类 皮肤刺激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速发型接触性反应 光毒性与光变态反应 非湿疹性接触性反应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的相关学科 皮肤病学 环境医学 劳动卫生学 免疫学 病理学 遗传学 生理学生化学 医药工业 化学工业 食品加工 农业 印染 建筑 金属加工制造 国防 接触性皮炎是一门新学科 理论体系 实践 人 杂志 主要研究内容 临床研究: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病因学研究:包括新的变应原及刺激原的报告;常见变应原及刺激原的调查以及建立我国常见变应原数据库; 刺激性皮炎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 完善与标准化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检测试验,建立专家诊断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临床基础研究: 环境过敏因素在常见皮肤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如金属硫蛋白基因在接触性皮炎及光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与机体免疫机能的关系;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的易感基因研究前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过敏因素在常见皮肤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研究了环境中的部分变应原在特应性皮炎、手部皮炎、面部皮炎、各类湿疹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首次在国际上提出芳香性中药是常见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外用中药,香料是外用中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变应原,论文已在国外发表。 研究意义 在生产力高速发展、新产品日新月异、环境污染还未解决的现代,人们生产及生活环境中的致病因子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新的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深入系统研究已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课题,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及经济意义。 研究意义 在治疗方面,由于这类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不典型的表现越来越常见,诊断有时非常困难。使用可靠的检测技术,可以早诊断,早治疗,免去由于诊断不明盲目治疗造成的浪费。美国2000年报告,仅早期诊断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一项,每年即可节省7亿美元。 研究意义 在预防方面,研究环境中常见的刺激物及过敏原对于预防职业性及非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工业产品、日用品、药品中新的化合物上市前的刺激性、致敏性的实验预测研究,可免去由于缺此步骤而造成的皮肤病流行。 研究意义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的研究还有重大理论意义,有助于免疫学与变态反应学理论的发展。 介绍一个病例 女, 30岁,全身皮疹2.5年 6次病理---银屑病 斑贴过筛(-) 外用激素,光疗,口服抗菌素抗真菌药无效 内用激素部分有效 * * 接触性皮炎 又称环境与职业性皮炎 是研究外界物质接触人类皮肤造成皮肤炎症反应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