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场项目工测量方案
XXXX广场项目
工程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二零 年 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3
三、施工准备 3
四、定位依据点的检查 4
五、控制网的建立 4
六、基坑土方、桩基测量控制 7
七、±0.000以下结构测量控制 7
八、±0.000以上结构测量控制 9
九、沉降基准点布设 15
十、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16
十一、 观测技术要求 22
十二、观测周期 23
十三、沉降资料的提交 24
十四、装饰与设备安装测量 25
十五、基坑监测 25
十六、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26
十七、质量控制 27
十八、附图: 29
一、工程概况
总用地面积242亩,建筑面积89.73万㎡,地上建筑面积74.63万㎡,地下建筑面积15.1万㎡。该拟建项目商住楼高32层,写字楼高26~32层,酒店高15层,均为框剪结构,下部分布有地下车库;商铺、娱乐及其它设施一般高4层,均为框架结构,下部均分布有地下车库。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7.100m。
二、编制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28-2011
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DB34/T918.1-2009) ;
安徽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导则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本工程规划测量资料和放样文件(图纸和变更)。
三、施工准备
3.1 测量管理
测量及验线人员均应经过测绘学会、市建委等部门组织的专业岗位培训考核,必须持证上岗,持证率100%,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国家、地方等相关施工测量标准、规范,熟悉施工现场各种测量放线工作及科学的操作方法,能够熟练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工具等;随工程进度在完成施工测量方案、红线桩成果校核、水准点复查引测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测量记录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提请监理单位验线。
3.2 现场准备
依据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定桩成果及点位,现场实测校核依据点位坐标及高程;复测完成后进行建筑物定位(控制网)测量、高程引测及高程控制网的测设工作。
3.3 技术准备
在正式图纸到位后,要认真配合技术人员,组织放线、验线相关人员进行尺寸比较、查对、校核,如有出入及时报请技术部门,监理单位确认后,以技术洽商或工作联系单的形式报请业主予以签认,作为后续施工测量放线的相关指导依据。
摘录图纸会审中施工测量放线的相关内容,在蓝图上作相应改正;根据施工正式图纸绘制本工程详细的定位图样、轴线控制网布桩图、高程控制网平面图、核心筒、集水坑、电梯坑放线大样图、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等,作为以后施工层测量放线过程中的相关指导依据。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497-2009);(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为:边长相对中误差1/24000,对应的测角中误差为±9;高程控制网采用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四、定位依据点的检查
测量人员进驻现场后,与业主办理相关红线点及高程控制点的交接手续;对相关的控制点进行检查,同时测绘记录现场标高。检查时须按照《规范》相应条款的规定进行。
4.1 平面依据点的检查
按照《规范》规定,施工定位前须对建筑红线点进行检查,红线点的检查采用全站仪进行,检查时测定其边长及夹角,结果与计算结果相比较,其岔值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即校测红线桩的误差:“角度±60,边长1/2500,点位相对误差5cm”。
4.2 高程依据点的检查
采用S3级水准仪,用附合法校测业主提供的由规划部门测定的现场高程控制点,校测允许闭合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即“允许闭合差为±10mm√ n (n为测站数)”。
五、控制网的建立
5.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5.1.1控制网的布网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 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3. 控制点应选在拘束度大、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 控制桩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5.1.2轴线控制网的建立
依据总图定位图及基础平面图和结构施工图上有关柱、梁、梁节点详细轴线位置关系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依据已检验合格的测绘院在场外提供的3个工程控制点,向场内引测6个支导线,利用6个支导线测设平面轴线控制网,对结构(二次结构)施工依据。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轴线控制网的指标表
等 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