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实验室诊技术书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禽病实验室诊技术书稿

前 言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迅速发展,新的疫病不断出现,发病几率也逐年提高,并且混合感染和疾病的非典型化越来越多,随之禽病诊断遇到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模糊诊断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疾病的确诊最后还要依靠实验室检验。为此,编者在多位专家的指导下,广泛听取基层工作者的意见,并参阅国内外相关材料,结合多年的经验总结,编写了这本《规模化禽场禽病实验室诊断技术》。 全书共十一章。其中第一章至第六章,为禽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包括实验室工作基本技术、培养基的制备技术、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技术、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消毒药的筛选试验;第七章至第十章为家禽常见病的实验室诊断,包括常见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病毒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其他微生物性病的实验室诊断和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第十一章为饲料及饮水中微生物的检测。 编写本书旨在阐述诊断禽病的实验室基本操作技术,满足禽病工作者、实验室检验工作者,尤其是现代化养禽场禽病实验室检验工作者的需要。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定有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以便修订。 第一章 规模化禽场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工作技术 第一节 实验室的基本条件与结构 一、基本条件 禽病检验室通常包括实验室和无菌室包括无菌室外的缓冲间。这样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可根据具体条件而定,但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对各室的共同要求是高度的清洁卫生,也就是要尽可能地创造无菌条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房屋的墙壁和地板、使用的各种家具都要符合便于清洗的要求。另外,检验室必须具备保证显微镜工作、微生物分离培养工作及基本化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如: (1)光线明亮但避免阳光直射室内; (2)洁净无菌,地面与四壁平滑,便于清洁和消毒; (3)空气清新,应有防风、防尘设备; (4)要有安全、适宜的电源和充足的水源; (5)具备整洁、稳固、适用的实验台,台面最好有耐酸碱、防腐蚀的黑胶板; (6)显微镜及实验室常用的工具、药品应设有相应的存放橱柜。 二、无菌室的结构与要求 (一)无菌室的结构 无菌室通常包括缓冲间和工作间两大部分。为了便于无菌处理,无菌室的面积和容积不宜过大,以适宜操作为准,一般可为9~12m2。缓冲间与工作间二者的比例可为1:2.高度2.5m左右为适宜。工作间内设有固定的工作台、紫外线灯、空气过滤装置及通风装置;较为理想的应有空调设备、空气净化装置,以便在进行微生物操作时切实达到无尘无菌。工作间的内门与缓冲间的门力求迂回,避免直接相通,减少无菌室内的空气对流,以便保持工作间的无菌条件。窗户应装有两层玻璃,以防外界的微生物进入。 (二)无菌室的要求 1)无菌室内墙壁光滑,应尽量避免死角,以便于洗刷消毒。 2)应保持密封、防尘、清洁、干燥。 3)室内设备简单,禁止放置杂物。 4)工作台、地面和墙壁可用新洁尔灭或过氧乙酸溶液撩洗消毒。 5)杀菌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然后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空气消毒。开灯照射30min后关灯,间隔30min后方可进入室内工作。 6)无菌室的大小,应按每个操作人员占用面积不少于3 m2设置。 (三)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测定 一般采用平板法:将已灭菌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分别倒入已灭过菌的培养皿内,每皿约15m培养基,启开皿盖暴露于无菌室内的不同地方,10min后,盖好皿盖。将培养皿倒置于37℃培养箱内培养24h后,观察菌落情况,统计菌落数。如果每个皿内菌落不超过4个,则可以认为无菌程度良好,若菌落数很多,则应对无菌室进—步灭菌。 实验室检验是一项精确、细致、耐心的工作,作为禽病诊断检验室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既要遵守实验室的规则,防止污染,同时又必须注意安全,防止被病原微生物感染。在开展检验工作时,应该注意下列事项: 1. 进入实验室应穿着工作服,进入无菌室应戴口罩、帽子,换专用鞋。 2. 实验室内要保持安静、有秩序,不要高声谈笑,影响实验。不准吸烟、饮食和会客。 3. 病料检验要体现快而准的原则,采集或接到病料时应及时进行检查和病原分离培养。 4.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和卫生。样品检验完毕后及时清理桌面,凡是要丢弃的培养物应经高压灭菌后处理,污染的玻璃仪器高压灭菌后再洗刷干净。器械使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并归纳整理,需要灭菌的器械应及时灭菌。药品和试剂使用后放回原处,有毒和腐蚀性大的药剂残液应妥善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5 . 实验室内应备有镊子、剪刀、接种针、接种环等,每次使用前和使用后应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灼灭菌。 6. 实验室内应备有盛放3%来苏尔或5%石炭酸溶液的玻璃缸,内浸纱布数块;备有75%酒精棉球,用于样品表面消毒及意外污染消毒,无菌室每次使用前后,用紫外线灯照射。 7. 当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材料污染台面、地面、衣着和器械时,应立即用3%的来苏尔或5%的石炭酸液消毒。如手指或皮肤被污染,应立即用0.1%的新洁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