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灭闪电战两伊战争之“始料未及”.docVIP

破灭闪电战两伊战争之“始料未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破灭闪电战两伊战争之“始料未及”

破灭闪电战两伊战争之“始料未及”   尽管伊朗方面在开战时一度出现崩溃迹象,但毕竟没有被完全击垮,造成这种结局的最重要原因不在于伊朗人抵抗多么顽强,而是因为萨达姆对于战争的预判和战争计划的制定过于保守。   东施效颦   1980年9月17日,踌躇满志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新成立的议会上发表演说称:“伊朗公然频繁地向伊拉克主权进行挑衅,已然使1975年《阿尔及尔协定》名存实亡。既然伊朗已从法理及政治角度将《阿尔及尔协定》变为一纸空文,伊拉克也就同样没有再继续遵守条约的必要……阿拉伯河,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讲,必须也必定属于阿拉伯,作为伟大的阿拉伯的传人,伊拉克有权获得这条神圣河流的全部主权。”这番讲话标志着伊拉克重新提出领土诉求,不承认既有的两伊边界划分。   紧接着,伊拉克与其他恐惧伊朗“革命输出”的阿拉伯国家频繁往来,达成反伊朗的统一战线,沙特国王法赫德同意付款给北也门总统萨利赫,由他代为出面向苏联购买武器并转交给伊拉克,北也门、约旦和科威特等国向伊拉克提供海空军基地,方便伊拉克军队紧急时转移飞机和舰艇,防止占优势的伊朗海空军“一锅端”。从9月初开始,伊拉克在边境地区挑起一系列小规模冲突,掩护地面部队的调动。   当然,伊朗对伊拉克的进攻意图也有所察觉,因此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包括转移霍梅尼的住所,释放一批被关押的前王国军官和飞行员,秘密转移200余架战斗机,从巴基斯坦、印度、日本、韩国、瑞典甚至国际军火黑市紧急采购武器及其配件,就连越南也接待了伊朗采购团,后者盯上了1972年侵越美军遗留在该国的F-5战斗机、“陶”式反坦克导弹及其他美制武器零件。   9月22日凌晨,伊拉克政府借口“伊朗军队炮击阿拉伯河上悬挂伊拉克国旗的船只”,派遣空军战机对德黑兰、大不里士、哈马丹等1 5座城市和多座空军基地实施轰炸,两伊战争正式爆发。在第一天的空袭中,萨达姆决心效仿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战争”中的作为——以“闪电战”将伊朗空军瘫痪在地面上。9月22日中午,伊拉克空军出动两波机群,一波至少有192架,另一波至少有60架,???击伊朗8座空军基地、4座机场及4座陆军设施,以便为地面部队深入伊朗腹地铺平道路。   但伊拉克空军的本事却和雄心呈反比,他们普遍缺乏目标情报,再加上不知道该用什么武器攻击大型加固强化设施,这次袭击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实际上,大多露天停放的伊朗飞机没有被摧毁,只有1架停在迈赫拉巴德机场的F-4E“鬼怪”战斗机被米格23战斗机发射的火箭弹击中,在进气道前方的位置被切成两段。不过,伊拉克空军成功打击了伊朗人的燃料储备——后果相当严重,伊朗不得不花费宝贵的外汇,从苏联、南斯拉夫和叙利亚购买燃料,而苏联人用来运燃料的飞机在几天前刚给伊拉克运去米格战机的零部件!   患得患失   萨达姆的不宣而战,无形中解救了身陷囹圄的大批伊朗前王国军人。22日当天,伊朗总统阿布·哈桑·巴尼萨德尔(BaniSadr)获得霍梅尼授权,宣布全国进行总动员,同时释放大多数在押军官,他们得到几天假期去和家人团聚,接着被送去接受思想教育,“认识伊朗国王及其政权的罪恶”,测验合格后直接送到作战部队。而就在伊拉克第一波空袭过去仅2个小时,伊朗空军第31、32、61战术大队便开始准备对伊拉克实施反击,他们派遣的F-4E机群对处于作战半径内的巴格达及其周边军事基地进行狂轰滥炸,尤其是巴格达郊外的拉希德基地(RashidAFB)是伊拉克空军的训练中心,而且驻扎着伊拉克空军当时最先进的米格21MF、米格-23MS和米-格-23BN战斗机,所以成为打击重点。由于伊朗“鬼怪”机拥有美国生产的电子干扰吊舱,又是从超低空高速突入,伊拉克防空力量措手不及,结果所有目标都被炸毁,而伊朗飞机却毫发无损地离去。   伊拉克的战略目的没有完全实现,但地面进攻仍得按时打响。9月23日,伊拉克军队正式跨过边境线,分三路沿着绵延400英里的战线向伊朗纵深推进。此次伊拉克进攻的主力是北路和中路的4个步兵师,目标直取伊朗的产油区胡泽斯坦省(Khuzestan),以实现将阿拉伯河与伊朗本土分隔开,并在此建立受伊拉克控制的“缓冲区”。作为配合,伊拉克还出动1个装甲师及1个摩托化步兵师向南进攻霍拉姆沙赫尔(Khorramshahr)和阿巴丹(Abadan),以迷惑伊朗军队。除此之外,伊拉克在两国边境附近留下2个师,分别驻守巴士拉和阿马拉(Amara),以防国内什叶派响应伊朗号召起义。   就像前文所说的,伊拉克的进攻起初未遭到伊朗军队的有效抵抗,因为他们在战前根本没有完成战争动员,例如伊拉克人进攻霍拉姆沙赫尔时,驻守在此的伊朗军队只有1个不满员的师,其中很大一部分还呆在伊朗与苏联边境的西阿塞拜疆省。正是由于这种无序的指挥体系,伊朗在战争之初几乎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值得一提的是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