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EACH协议研究和改进算法
LEACH协议研究和改进算法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密集的微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如果某一节点因能量过快消耗而死亡,将有可能引起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失效,单个节点的能量和计算能力有限,如何有效利用节点能源,是我们当前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我们应尽力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提高它的使用效率。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路由协议,主要是针对LEACH算法产生额外开销和能量消耗不均衡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经过验证有效的提高了效率。
Abstrac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have a lot of tiny and less energy sensor node. If a node is dead because energy is consumed rapidly, it will cause the failure of the who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However, the energy and computing ability of single node is limit. How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and prolong system lifetime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research LEACH and proposes a new routing protocol which can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Key words: sensor network;routing protocol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59-01
0 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单个传感器节点的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也越来越强。虽然计算能力提高,但是由于传感器节点很多的情况都是部署在远离人烟的地区,一旦能源耗尽会影响整个的监测情况,所以如何减少能量的损耗对于传感器网络来说至关重要[1]。网络数据的传输质量的好坏离不开良好的路由协议。现有的路由协议,往往只考虑某一方面的因素,比如提高传输质量,但是并没有综合的考虑比如能耗之类的因素。
1 LEACH(Low-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协议介绍
LEACH协议是一种基于分簇的低功耗路由协议,拥有众多优点。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随机数,多次循环选择簇头节点来降低每个节点的能量消耗,从而延长网络寿命。LEACH路由协议在簇的建立阶段,簇头随机选举产生,在这个阶段,簇头的产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其他节点根据接收到簇头节点发送的广播信息来判断这个数据应该属于归于哪一类里。并告知相应的簇头,簇内节点将数据发送给簇头,最后的一个步骤,是簇头将这些信息融合,最后再??送给远处的基站。
2 一种改进的路由算法
针对LEACH算法没有考虑簇头节点的选择和簇头结点能量耗尽如何更换簇头的缺点,本文提出了改进的算法。实现过程如下:
2.1 在簇首节点的形成过成的时候,利用GPS定位技术来确定每个节点的部署位置(xi,yi),然后计算出每个节点的相对距离r,在选择簇首节点的时候选择距离基站较近的节点做为簇首节点。
同时在成簇的时候,选择距离自己较近的簇首节点加入。这样由于减少了每个节点通信距离,所以可以减少整个网络的的能耗,提高网络节点的寿命[4]。
2.2 簇形成阶段,簇首节点设定一个能量值参数E来实现预警,如果簇首节点的能量小于规定值E,则发出预警,并重新选择簇首节点。重新选择候补簇首节点算法如下:在成簇阶段因为计算了每个节点的相对距离,所以候补簇首选择距离基站次进的节点(不用考虑从新划分簇)。
簇首将含有继任者ID的值消息进行广播,这时簇内成员可以根据上述消息判断这个继任者是否属于本簇,如果恰巧属于,他们就尽快地在簇内进行调整,适当地予以让位,而如果它不是本簇成员,那么他们只需简单地丢弃该消息即可。
2.3 初始簇首节点把原来的时间调度表一消息的形式发送给新的簇首基地单,这样新簇首节点就知道在某一时刻将接收到来自哪个节点的数据,对他们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整理归类,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其他节点可以不受任何干扰的在自己的时隙内进行数据采集和发送。
2.4 算法的仿真。本文采取了NS2软件进行算法的仿真。仿真场景由100个节点组成,它们随机均匀分布在(x=0,y=0)至(x=100,y=100)的正方形区域内,每个节点的初始能量为E=2J,无线覆盖半径为25m,汇聚节点位于(50,175)的位置。
为了分析系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