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画派 讲解词.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门画派 讲解词

讲解词 姑苏笔墨 开篇语: 东南胜地,吴楚佳境。姑苏古城,物华天宝,自古以来,吴地钟灵毓秀,不仅孕育出如诗如画的山川风致,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才子精英。他们饱蘸江南笔意,挥洒写意人生。 有明一代,中国画坛人才济济,硕果累累。从明初以戴进为首的院体浙派,到明末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诸家流派纵横画坛,一辈辈画家执笔唱和、写意激情,使得群贤毕至、集结成派的文化景观贯穿始终。在众多的书画派别中,吴门一派以其名家迭出、佳作频举尤为引人注目,在中国画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代中叶以后,吴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吴门画派应运而生,名家名作多如泉涌。“吴门四士”━━沈周、文徵(zheng)明、唐寅、仇(qiu)英代表了鼎盛时期的最高成就,而其后的陈淳、文嘉、钱榖(gu)诸人也能继承前贤衣钵,在各自的丹青世界畅意挥毫,将一幅幅精品呈现当时,遗留后世。 南京博物院80余幅吴门画派精品,带着融融春意,将为大家呈现出一个五百多年前风姿绰约的俊俏江南。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去认识那一群传说中的风流才子,体味那一段梦幻般的绮丽时光。 正文: 无论是姑苏还是吴门全部都是苏州的别称。吴门画派简称吴派, 它形成、崛起于明代中期的苏州地区。因苏州为古吴都城,有吴门之称,而其主要代表人物,也就是被称为吴门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均属吴郡(今苏州)人而得名。吴门画派的艺术精髓在于出新意于法变之中,奇妙理于豪放之外。? 背景:【时代背景:经过元末的动乱,明代的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与赋税征收,使得吴越之地苛政甚巨,人民苦不堪言。而文化上的高压政策也令吴中著名的艺术家如陈汝言、王蒙等人先后受到迫害。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复兴,吴门一地发生巨大变化,文坛画坛名家辈出、名作纷呈,吴门画派的横空出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发展背景:吴门画派作为历史上出现的一个艺术流派, 经历了酝酿、兴起、繁盛和衰落几个阶段。明初至天顺年间是该画派的滥觞期。这一阶段, 苏州地区在经历了元末战乱之后, 经济、文化虽未完全复苏, 但作为江南的鱼米之乡和人文荟萃之地, 这里仍是诗人、画家活动的中心。著名者有被称为吴门画派前驱的王绂、杜琼、刘珏、陈汝言、沈良琛、沈恒吉等人, 他们继承元代赵孟兆页和元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的文人画的传统, 并将文人画的衣钵, 通过父子、师生、亲友关系的渠道, 递接传授。由于他们的辛勤耕耘, 终于在明代中期, 使文人画绽放出绚烂的花朵。明成化至嘉靖年间是吴门画派的炽盛时期, 也就是沈周、文徵明、孙艾、谢时臣、文嘉、陈淳、钱彀、陆治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画家活动的岁月, 先后将近一百年。明末, 虽然吴门派画风代有传人, 且画家人数也不少, 只是已缺少创造性, 多囿于前人成法, 气格渐趋卑弱, 吴门画派至此而日见衰微。吴门画派的勃兴和它所取得的成就, 既开启了明朝一代绘画的新风, 又给以后世以深远的影响。明代中期以后?吴派?逐渐取代宫廷绘画和?浙派?的地位,在社会上、尤其是在文人士大夫当中受到重现。】 首先为各位介绍的是周臣(1405-1496)和他的画作,也许各位不很熟悉这位画家,但如果提到他的两个弟子,您一定听说过,就是鼎鼎大名的唐寅和仇英。周臣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仔细。他的人物画,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具意态。这边欣赏到的是他的代表作:《柴门送别图》 ,描绘一文人携琴访友后,主客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明月早已挂在高空,船工也已在船头熟睡,直至客人快要上船了,他还未酲来,说明主客送别时间之长,友谊之深。也许主人在“劝君更尽一杯酒”,毕竟“相见时难别亦难”,周臣用无声的画作,将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描绘的淋漓尽致,展现出一股浓浓的人情味。 而接下来要为您介绍的则是“吴门四士”之一的沈周(1427?1509),同样,他又是吴门派的开宗大师。沈周出身富于收藏的士大夫世家,见多识广,从小耳濡目染,培养出了深厚的文学艺术才能。沈周一生不仕,仅“ 以丹青以自适”。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诗文书画都有很高造诣。沈周画法主要取法元人黄公望、吴镇等人,上溯董源、巨然及北宋诸家。作品大多反映画家对大自然真切而生动的感受,反映出画家开阔的胸襟、丰富的想象力。沈周以82岁高龄去世,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作品,影响巨大,成为?吴派?的鼻祖人物。沈周画作以简练浑厚、苍劲雄健的粗笔画见长,绘画兼收并蓄, 作画路子较宽, 人物、山水、花鸟无不精通, 而山水、花鸟成就尤为突出。这幅《玉楼牡丹图》是他80岁时的作品,沈周60岁之后,他的作品走向成熟。这一时期,他继续追踪元四家,尤其醉心于吴镇。汲取吴镇淋漓多变的墨法, 坚实雄劲的笔法, 使粗笔山水更趋于雄健苍劲, 凝重浑厚。他把吴镇的粗豪与黄公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