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网模型试验研究(海渔业技术学).ppt

  1.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拖网模型试验研究(海渔业技术学)

第二部分 渔具渔法;一、拖网模型试验 二、拖网实船试验 三、拖网力学模拟试验;(一)、拖网模型试验设施 1.动水槽 水槽本体 改变流量和流速的水流系统 测试仪器;2.静水槽 水槽本体 拖车:沿池壁顶轨以匀速拖曳拖网或其构件模型运动,观测它们的形状和受力。 测试仪器;构成网具的主要材料即网衣和纲索是完全的柔性体,其形状完全由外部作用力所决定; 网线和纲索长度不随作用力而伸缩性 作用于网具各部分的水阻力与流速平方成正比。;根据模型网和实物网形状和作用力相似;大尺度比: 通常: 小尺度比: 速度比: 网衣单位长度作用力的尺度比: 模型网的水阻力,单位长度的浮沉 ;网具任意点作用力的尺度比: 模型网曳纲张力;网板阻力或扩张力;浮沉子的使用个数。 网衣目数比: 浮沉子大小数量: 浮沉子的特性尺寸 浮沉子的数量 浮沉子制作材料的密度;纲索的长度,粗度和材料: 纲索的长度和直径; 制作纲索材料的密度。 拖速较慢时,纲索阻力及沉降力忽略不计,则: 当中型拖网网口使用绳索网,达到高网口和轻网快拖的目的,则绳索网的纲索直径和根数为:;根数比: 模型网单位长度的绳索根数。 模型绳索网的直径和材料: ;雷诺数相似: 佛洛德数相似: 当模型网和实物网的大尺度比为:、;田内准则由川上太左英归纳: ;弗里德曼的拖网模型试验相似条件:;各相似比选取原则: 1. 2. 3. 4.;以模型和实物网的代表长度确定; 模型网:水槽测定部长度或宽度; 实物网:网长,上纲长或翼端间距。;2.小尺度比:;3.速度比:;5.浮子和沉子:;底拖网单模型网多项目试验: 观测:不同拖速、浮沉力配备、网口水平扩张下的网口高度、网具阻力、网具形状、网囊张开、网目张开、拖网扫海容积、下纲着底情况等。 底拖网多模型网系列试验: 中层拖网和离底拖网模型试验: 网板模型试验:;网内外流速,不同拖速、网囊中鱼可能游泳的容积,网囊充鱼后阻力和网形的变化,入网鱼群的行为,大目翼网的拦鱼效果,中层拖网、绳索网口的进鱼数量,鱼群对曳纲、手纲的行为等等;;主要尺度比换算表 实物网和模型网的主要参数换算表: 实物网和模型网网衣规格换算表; 实物网和模型网纲索、浮、沉子(浮、沉力)规格换算表情 实物网和模型网网图纸 拖网性能参数系列变化换算表等。;按尺度经将模型试验数据相应地换算成实物网的数据; 按拖速v、阻力R、网高H、网口面积S、单位小时扫海容积Q等参数绘制R-v、H-v、S-v、 Q-v等基本曲线图纸 同时根据试验设计项目需要,绘制其他图表; 按概率统计学求解各主要参数间的相关方程。;(一)、拖网实船测度的主要仪器 张力计:测量曳纲等的张力 网深仪:测量网具至水面的距离 网高仪:测量网口高度 自记式网速仪:计测网内外的网具对水速度 网板冲角仪:测量网板冲角 网板倾斜仪:测量网板内外方向及前后方向倾角 网板间距仪:测量两网板之间的距离 曳纲长度张力计:同时测定曳纲松放长度和张力 曳纲角度计:测量曳纲水平夹角和垂直俯角 拖速橠和计程仪:测量渔船对水、对地速度 ;拖网渔具性能参数:网高、网口水平扩张网离底高度、上纲中央所处水位位置、网板冲角、网板间距、网板倾角、下纲张开等等; 拖网参数:拖曳速度、网内外流速、曳纲长度、曳纲水平和垂直夹角、曳纲张力等; 鱼群情况参数:鱼群分布密度、一定渔场范围内鱼群分布情况;装置双层网囊对网囊最适网目大小或起网时从网囊网目向外逃逸鱼情况的试验; 虾拖网网背和网腹网衣网目大小的配置试验;曳纲张力和夹角的测量 曳纲张力:通常用弹簧式张力计测定; 曳纲俯角和展开角:均用量角器测定 曳纲俯角为曳纲与水面的夹角,a 展开角: 可在二曳纲一任意两点之间系拉一根细绳,用量角器测得该细绳分别与二曳纲间的夹角为 和b,则二曳纲的展开角为: q=j+b-180;拖网阻力的换算: 1. 渔具总阻力: 按实测的曳纲张力和俯角可求得渔具总阻力: ;网板扩张力的换算:;(一)、拖网平面力学模拟 ;拖网渔场的选择 中心渔场的掌握 渔船和有关设备 单拖网操作技术 双船拖网操作技术 深水拖网操作技术 拖网渔具的调整 拖网事故处理和防止 ;鱼类或海洋动物在不同生活阶段表现出来的集群和洄游是渔场形成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产卵期的生殖洄游、育肥期的索饵洄游和季节变化时的越冬洄游等等,可以认为是渔场形成的内在因素,而海洋环境因子,如气象因子、水文因子、地理因子和生物因子等常常对鱼类的行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认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