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绵阳巿创建国家环境保护
绵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
模范城市规划
绵阳市人民政府
2000年3月
目 录
前言
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1 自然资源条件
1.2 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
1.3 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1.4 城市建设现状与趋势
1.5 环境保护现状与趋势
1.6 城市发展定位与优势
1.7 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创模可行性分析
2.1 差距分析
2.2 可行性分析
创模目标及主要任务
3.1 总体目标
3.2 阶段目标
3.3 主要任务
创模专项规划
4.1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4.2 环境污染控制规划
4.3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4.4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5 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规划
4.6 环境宣传教育规划
重点工程及投资方案
5.1 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
5.2 污染控制工程
5.3 生态建设工程
5.4 能力建设项目
保障措施及责任分工
6.1 资金与政策保障
6.2 管理与体制保障
6.3 责任分工
行动计划
7.1 调研阶段
7.2 实施阶段
7.3 自查和模拟检查阶段
7.4 验收阶段
预期效益评价
8.1 社会效益
8.2 经济效益
8.3 环境效益
获得“模范城市”荣誉称号后的持续改进计划
第一章 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
1.1 自然环境现状
1.1.1 地理位置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地下北纬30042/-33045/,东经103042/-105043/;市界东接南充市,南连遂宁市,西邻德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抵广元市和甘肃省。全市幅员面积20249.4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市境属三大地质构造单元:西北部属摩天岭东西向构造带,中部属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东南部属东南旋转构造。绵阳市地貌受区域地质格局的控制而分属于四川三个不同的地貌单元:安县睢水到江油马角坝一线以北属龙门山山地区、东南部盐亭、梓潼属盆北低山区;西南三台、市中区等属中丘陵区。全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也由山地向丘陵过渡。西北部主要山脉有摩天岭山脉、岷山山脉和龙门山脉,市境最高海拔5400米,东南部为平坝、丘陵,最低海拔307.3米。这一总体地形地貌景观,对绵阳市水系、土壤、气候、生物等资源的发育和空间分布,对工业农业生产及城镇布局、交通网络的建设等都有重大控制作用。同时由于山地(61%)、丘陵(20.4%)、平坝(18.6%)、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山地为主的市域地貌类型特征,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平武、北川、江油等地的石灰岩分布区、喀斯特地貌在川内地位十分明显。
气候特征
按全国气候区划,绵阳市处于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按热量类型,属中亚热带。全市平均气温14.7-17.3℃,年均降水量825.8-1417.0mm。受盆地地形地貌和下垫面的影响,绵阳市除具有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一般特点外,尚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辖区四季分明,夏少酷署,冬无严寒,夏秋雨水充沛。虽冬春常有干旱,但近地面和下垫面的湿润状况良好,空气年平均相对湿度均在70%以上。因而终年湿润。冬季绵阳受偏北气流控制,因有高原、山脉挡阻,使源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冷气团难直袭四川盆地,即使进入辖区的冷空气,由于经过翻秦岭而下沉增温,冷冽程度已大为减弱,加之冬春常有逆温层和云雾被覆,使辐射散热又大为减少。所以全市冬暖十分突出。夏季炎少酷署,冬季温暖无“死冬”,无霜期长,一年四季常绿,全年都是生长季,这是绵阳气候的突出特点。另一方面,山区气候立体分异明显,类型复杂。因山势陡势,峡谷纵横,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十分悬殊,最高达5400米,而河谷一般仅600-800米,形成完整的垂直气候带谱,随标高上升,先后出现暖温带湿润气候、温带、寒温带甚至寒带等气候类型。
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绵阳市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变化大,降水量丰沛,江河众多。全市有大小河流及溪沟3000余条,其中流经市境、集水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的1条;0.1-1万平方公里的8条;0.5-1平方公里以上的4条;0.1-0.5平方公里的43条。分属涪江、嘉陵江水系。绵阳市江河以涪江水系为主,涪江市境内流程为329KM,涪江是嘉陵江右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松潘境内岷山雪宝顶北坡的三岔子,源头海拔4000米。至三舍驿向东南流经平武、江油、市中区、三台出境,经遂宁市、合川汇入嘉陵江。涪江流域的地势是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油武都以上为上游。平武至江油武都段河流流向曲折、深切崇山峻岭,沟深谷窄,滩多流急。平武以上呈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