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测试习题:2011年镇江丹徒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VIP

九年级语文测试习题:2011年镇江丹徒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测试习题:2011年镇江丹徒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专项调研 九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命题:范向荣 审题:张苏琴 赵宏华 本试卷共5页, 22小题,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cuán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lín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像,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 (选自《画山绣水》) ▲ ▲ ▲ ▲ 2.默写。(7分) ①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黄河远上白云间, ▲ 。(王之涣《凉州词》) ③ ▲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④ ▲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⑤衣带渐宽终不悔, ▲ 。(柳永《凤栖梧》) ⑥ ▲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⑦浮光跃金,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3.名著阅读(4分) ①《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第一次出游,乘坐的是“ ▲ ”号轮船。 ②飞岛国的人对数学和 ▲ 两门学科有很深的造诣。 ③小人国大臣们在宫廷中玩“绳上跳舞”游戏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绳上跳舞”游戏的寓意? ▲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新闻的内容。(20字以内)(2分) 新华网甘肃酒泉9月29日电(记者徐壮志、孙彦新、李惠子)随着天宫一号于29日21时16分发射升空,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7次飞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的第8次发射。 秋夜的酒泉卫星发射场上星光闪耀,全新改进的长征二号FT1火箭点火升空,明亮的尾焰映红了大漠长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发射成功。从1999年第一艘飞船飞上太空到这次天宫一号发射,12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以坚实的步伐迈向建造空间站这一19年前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时便确定的目标。 ▲ 5.综合性学习活动。(3分)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掀开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2011年10月23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两岸著名书法家邀请展”在北京隆重开幕。 若你们班也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活动?并简要说说活动步骤。 ▲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2分) 材料一: 9月3日,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直到老人家人赶到才被送往医院。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9月4日《楚天都市报》) 材料二:10月13日下午5时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7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名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10月14日《东方早报》) ①你想对材料中的不敢伸出援手的“围观者”和不闻不问的“路人”说什么?(1分) ▲ ②上述材料中所暴露的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1分) ▲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学问和智慧》(节选),完成7—10题。(共10分) 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

文档评论(0)

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