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新类型案件防控研究和案例分析概要.pptVIP

银行新类型案件防控研究和案例分析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行新类型案件防控研究和案例分析概要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银行新类型案件防控研究及案例分析 主讲: 魏老师 2016年1月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的定义 银监会办公厅《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工作管理 暂行办法》(银监办发[2013]255号)第三条“本 办法所称案件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独立实 施或参与实施的,或外部人员实施的,侵犯银行业 金融机构或客户资金或其他财产权益的,涉嫌触犯 刑法,已由公安、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按规定应移 送公安、司法机关立案查处的刑事犯罪案件。”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的构成要件 1、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和(或)外部人员。 2、客体:银行业金融机构或客户的资金或其他财产权益。 3、主观方面:故意或者过失。 4、客观方面:侵犯银行业金融机构或客户的资金或其他财产权益,涉嫌触犯刑法。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新类型案件 (一)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1、典型案例: 某企业向银行出具虚假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报表,谎报资产总额、负债总额、销售收入等数据,虚构贷款用途,先后多次获取贷款。后企业因经营不善,至案发时尚有数百万元贷款未能清偿。 2、罪名条文: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欠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欠款的规定处罚。   3、立法目的: 全国人大法工委在立法草案说明中指出:“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了贷款诈骗罪,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规定了刑事责任。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提出,近来一些单位和个人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危害金融安全,但要认定骗贷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很困难。 建议规定,只要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情节严重的,就应追究刑事责任。法工委经同有关部门研究,拟保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贷款诈骗罪的规定,并在刑法中增加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追究刑事责任。”   4、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七条: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   (四)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5、存在问题 1)刑法定罪门槛降低后,有利于更好地打击外部人员侵犯银行贷款、票据等财产权益的犯罪行为,在当前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形势下,是银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件有力武器。 2)但在实践中,一方面,部分担保人以该罪名举报主债务人,待刑事判决做出后又向法院主张“主合同系诈骗犯罪应认定无效,担保合同也无效”,达到变相逃废债的目的。另一方面,有些银行担忧如举报债务人涉嫌构成犯罪,不但可能导致担保落空,而且可能面临案件问责,所以很少运用刑事手段清收不良贷款。 6、实务分析: 1)如果企业提供虚假财务报表,构成骗取贷款罪的,主、从合同是否必然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主流观点“刑法上的评价不能代替民法评价。犯罪行为与合同行为重合的,合同是否有效应依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进行判断。” 2)刑民交叉案件中,如何合理选择银行债权的保全途径? ——目前实务中判断的主要标准之一:主债务人是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