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
2010年中国·贵州国际杜鹃花节开幕式
活动方案
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自成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杜鹃花节。两届杜鹃花节开幕式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提升了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力的促进了百里杜鹃的旅游宣传。
2010年,结合风景区实际,为更好的打造本土文化,在地方民族文化上创新,推进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在前两届杜鹃花节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开辟新的宣传蹊径,力求全面推出地方特色文化,深度挖掘民族文化,打造精品,营造持久生命力的民族旅游文化,进一步推进风景区旅游的发展。为此,特举办2010年国际杜鹃花节开幕式活动。现策划开幕式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根据党工委、管委会关于2010年中国贵州国际百里杜鹃花节活动的安排部署,在风景区祭花神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地方民族特色文化,挖掘风景区民族民风民俗,营造“神奇乌蒙、奇异花海”的旅游氛围,全面提升百里杜鹃风景区旅游形象,特制定开幕式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
索玛花开
三、活动时间
2010年3月28日,2010年国际杜鹃花节开游
四、活动地点
普底景区
五、活动内容
《索玛花开》大型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特色文艺演出
六、主题策划构思
相约浪漫杜鹃花海、体验传奇神秘民风。通过前两届国际杜鹃花节活动的精心打造,祭花神活动已初步形成了风景区民族文化的品牌元素,2010年将继承传统,在前两届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提炼,按照舞台要求进行编创,进而形成清新脱俗、神秘震撼的艺术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格和艺术感染力。同时,不孤立的搞祭花神,祭花神活动和风景区旅游主题紧密联系、和黔西北彝族人民热情的民俗民风紧紧相连。在祭花神活动中策划表演大型彝族迎宾礼,从彝族民俗中提炼编创迎宾仪式,让游客感受索玛花神带给人们的祝福,体验彝族人民热情的民族性格。在此基础上展开,以精品节目配合大型广场舞蹈开始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特色互动式文艺演出,营造欢乐、热情的活动氛围,拉近游客参与,突出景区旅游特点。
七、具体活动策划
以彝族迎宾礼拉开索玛花开文艺演出的序幕,增加民族民风元素,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营造彝族人民热情、粗犷的民族性格,突出旅游元素,吸引游客,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民族民间原生态文艺演出。策划理念:以黔西北典型的民间文艺节目为主体,突出黔西北彝族文化特色,穿插描述黔西北民族文化。
八、人员载体
以毕节学院、索玛艺术团、毕节地区内精品节目演出。
九、节目方案
大型民族歌舞
索 玛 花 开
序
§开场大歌舞——“彝家敬酒歌”
8名身着盛装的彝族男青年吹响雄壮的号角;
40名演员奏响强劲的鼓点,引出“彝家敬酒歌”音乐;
“彝家敬酒歌”音乐起;
四名歌手上场,在16名演员热烈欢快的舞蹈配合下引吭高歌;
30名彝家美女手捧美酒从舞台两侧缓步走入观众席敬酒;
舞蹈演员抛洒香包;
礼花、冷焰火同时施放;
在歌舞的高潮中,四名主持人上场······
音乐创作、制作:胡家勋、周正军
编 导:何 健、袁 媛
领 唱:安 黔、曾玮莎、赵 雪、黄 杰
表 演:毕节学院舞蹈团
演员阵容:击鼓演员40名,舞蹈演员16人;彝族大号男演员8人;形象美女30人;声乐演员4人。共计98人。
道 具:彝族图腾大型“虎”头1个,大号木鼓4个,中号木鼓36个,“香包”若干,漆器酒具30套,号角8支。
一、古彝雄风
§群舞——“阿西里西”
音乐创意:周正军
编 导:彭学艳
执 排:周俊杰
演出单位:毕节学院艺术系
演员阵容:舞蹈演员24人
§群舞——“变人古戏”(撮太吉)
三名彝族布摩手持道具吟唱上场,引出彝族变人古戏“撮太吉”。
作 曲:胡家勋
编 导:虎良俊
表 演:毕节学院舞蹈团
演员阵容:舞蹈演员24人
§群舞——“古驿·奢香”
音乐创作:周正军
编 导:赵 鹏
执 排:袁 媛
表 演:毕节学院舞蹈团
演员阵容:女演员17人,男演员13人,共计30人。
道 具:假山硬景片5块;超大红布一块。
§男子群舞——“铃铛舞”
编 导:何 健、虎良俊
表 演:毕节学院舞蹈团
演员阵容:男演员45人(含击鼓演员5人)
道 具:大鼓4只,铃铛40付
二、花间苗韵
§织金“三眼箫”组合
编 导:邱体敏
表 演:“三眼箫”组合;毕节学院艺术系
演员阵容:缠头女演员8人;演唱(奏)演员6名;背水女演员12名。共计24人。
道 具:长角苗特型头饰8个;扁木桶12个。
§织金“王海军”组合
编 导:邱体敏
表 演:“王海军”组合;毕节学院艺术系
演员阵容:演唱8人;杜鹃林情景演员16人。
道 具:假杜鹃花树16株。
§化屋基“苗族多声部”组合
编 导:王世军
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