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农业综合开发 发展我区农业科技.doc

依托农业综合开发 发展我区农业科技.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依托农业综合开发 发展我区农业科技

依托农业综合开发 加速我区农业科技推广 徐克成 甘州区农技中心 一、背景资料 据资料显示,1991年我区有中低产田面积36.1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3.3%,遍布全市18个乡,中低产田粮食总产占全市粮食总产的21%。 “八五”期间,由省农业厅下达,甘州区农技中心承担的1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从1991年开始,到1995年结束,历时5年。完成落实改造面积120648亩,占改造区耕地面积230647亩的52.3%,改造区包括三闸、乌江、小满、和平、龙渠6个乡,50个行政村。 1995年,经改造后的120648亩中低产田粮食平均单产达287公斤,较基础较基础亩产增55公斤,五年累计种植粮食作物面积42.41万亩,累计较基础总增产粮食1560.3万公斤,经过五年改造,改造区土地理化性状得到改良,据监测点统计,95年改造区中低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15.43g/kg,较基础提高0.064g/kg,速效磷9.2g/kg,较基础提高1.3mg/kg. 二、中低产田分布及主要障碍因素 1、潮湿型:包括潮土及草甸土。主要分布在三闸、碱滩、乌江、新墩、明永、靖安乡。其主要障碍因子是:地下水位高,春秋两季反潮,土壤水分过多,热气不足,速效养分含量低。 2、盐化型:包括盐化潮土及盐化草甸土。主要分布在碱滩、三闸、乌江、新墩、明永等乡,其低产原因是:土壤含盐量达0.4---2.0%,影响种子出苗和禾苗生长,地下水位高,春秋两季反潮,地温低,速效养分含量低。 3、簿层易漏型:土壤类型为漏砂土。大满、甘浚、龙渠、沙井等多数乡有分布。低产原因是土层薄,不足30cm,严重漏水漏肥。 4、夹粘底粘型:全系夹粘土及底粘土。主要低产原因是:土体中部或底部有粘土层,阻碍水分垂直运动,作物根系下扎困难,常因水分、养分不足而早衰。 5、腰砂型:土壤类型为腰砂土。部分乡有零星分布。低产原因是:土体中部有砂层或砂砾层,土壤水分和养分易下渗而难以向上运行。供水供肥性能差,作物常因水肥不足而减产。 6、坡地旱耕型:土壤为粟钙土。分布在安阳、花寨两乡的南端。低产原因是:无灌溉条件,土壤干旱,地温低,速效养分含量低,有轻度水土流失。 7、中低肥力型:土壤类型为簿灌淤平土、底砂(砾)砂壤土、砂土、耕灌灰棕漠土和耕灌灰钙土。各乡均有分布。这类土壤没有障碍土层及突出的障碍因子。其低产原因是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低,熟化程度差,土壤质地较粗耕性不良,供肥能力较低。 三、主要采取的科技推广技术 1、耕作培肥。因土壤贫瘠引起土壤干旱的瘠薄培肥型耕地要通过深耕深翻,逐渐加厚耕作层,深耕时注意保墒,选择耕翻季节,结合耙耱镇压等,深耕时还要注意水土保持,加修地埂。新修梯田及经过工程改造的土壤,也可通过深耕翻、秸秆覆盖还田,种植绿肥,加厚耕作层,改善耕层的理化性状和养分状况。同时要增施有机肥,广开肥源,实行堆沤肥、秸秆肥、畜粪肥、土杂肥共用,以及粮肥轮作、粮豆轮作。通过深耕培肥,使熟化层厚度增加3—5厘米。   2、因土种植与配方施肥。加强种植制度的改革,种植耐瘠耐旱养地作物。砂土区可种植花生、马铃薯等耐砂耐瘠作物;壤土区可种植豆类、谷子、糜子、高粱等养地耐瘠作物。同时,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施用,尤其增加磷钾肥的施用。 3、农民培训。聘请专业院校资深专家、教授及相关的技术人员作授课讲师,在项目区进行技术培训,围绕项目区农民和经济结构的实际情况,多渠道、多形式地采取现场讲解、集中授课、互动培训等方式开展培训活动。 4、引进新品种。推广优良品种,是提高农作物品质、产量、效益的有效途径,是保证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5、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小麦垄作节水技术、玉米半膜沟灌、全膜覆盖沟灌节水技术、膜下沟灌等农业新技术。 6、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开展农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筛选、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从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土壤消毒等方面严把生产环节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危害损失,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加强生产环节管理,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提高作物产量、效益。 7、合理灌溉,科学用水。干旱缺水是影响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主要障碍,也是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在灌水上我们纠正了过去“大水漫灌串灌”的不良做法,结合渠系配套工程,推广了早灌头水促生、推迟二水防徒长、三水适时又适量的科学灌水方法。 四、科技推广取得的成效 2005年至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涉及沙井镇、大满镇、长安乡、小满镇、花寨乡等七个乡镇,13个行政村,完成科技推广示范面积72000亩,累计培训农民11000多人次,开展试验16项次,引进蔬菜、番茄、小麦、啤酒大麦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