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标志物2005修改课件
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 TM 理想的TM应具备: (1) 特异性强 它们只能由肿瘤组织产生而在正常组织不存在; (2) 敏感性好 可用于小肿瘤的早期诊断或筛选。 TM的定义: 由肿瘤组织产生,存在于肿瘤组织本身,或分泌至血液或其它液体中;或因肿瘤组织刺激,由宿主细胞产生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一类物质。作为辨认肿瘤细胞的标志。 检测它可说明肿瘤起源、分化、细胞功能,可帮助诊断,判断预后,以及观察药物疗效。 近年来,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良好的肿瘤标志物应该具有下列条件: 标志物含量变化应与肿瘤的生长、消退、转移有直接的定性或定量的比例关系; 标志物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比较明显地区别于正常人群和良性肿瘤; 检测这类标志物的方法简便,易推广,而且成本较低。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方法学的改进,特别是标志物项目的增加,结合多种项目检测的微量的变化,经综合评价,为人群的筛选、临床诊断、预后观察以及肿瘤复发、转移评价带来较为有力的证据。 这些年来,随着肿瘤标志物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的增加,不少标志物已逐渐成为肿瘤检测中可依赖的指标。 1846年由Bence-Jones发现在尿中有一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凝溶状态的蛋白质,后经证实这是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浆细胞所产生,由尿液排泄的蛋白质,并被命名为B-J蛋白 1928――1963年,发现激素、酶和同功酶。 1963年发现甲胎蛋白 1965年Gold和Freeman发现了癌胚抗原, 现由于各种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发现了多种与肿瘤相关的标志物。 分类 根据TM化学性质分为: ① 肿瘤胚胎性抗原标志物; ② 糖类标志物; ③ 酶类标志物; ④ 激素类标志物; ⑤ 蛋白质类标志物; ⑥ 基因类标志物。 一、肿瘤胚胎性抗原标志物 许多原本只在胎盘期才具有蛋白类物质,但在肿瘤状态时,使得机体一些“关闭”的基因激活,出现返祖现象,而重新开启并重新生成和分泌这些胚胎期的蛋白。 这类蛋白虽然与肿瘤组织不一定都具有特定的相关性,但与肿瘤的发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故被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 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 CEA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的细胞所合成,通常在妊娠前6个月内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下,健康成年人血清中CEA浓度小于2.5μg/L。 在临床上,当CEA大于60μg/L时,可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肺癌。CEA值升高,表明有病变残存或进展。 手术切除后6周,CEA水平恢复正常,否则提示有残存肿瘤,若CEA浓度持续不断升高,或其数值超过正常5-6倍者均提示预后不良。连续随访定量检测血清CEA含量,对肿瘤病情判断更具有意义。 除血液之外,其它生物液体,如胰液和胆汁内CEA定量可用于诊断胰腺或胆道癌;浆液性渗出液的CEA定量可作为细胞学检查的辅助手段;尿液CEA定量可作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参考。血清CEA定量结合甲状腺降钙素测定,有助于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和复发的估计。 2、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 1956年Bergstrandh和Czar在人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专一性的甲种球蛋白。 1963年G.I.Abelev首先发现AFP主要是由胚胎肝脏、卵黄囊合成, 1964年Tatarinov发现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AFP。 AFP是一种在电场中泳动于α-球蛋白区的单一多聚体肽链的糖蛋白,其分子量平均为70ku,,AFP的编码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4q11-12。 妊娠的妇女的血和尿中的AFP含量会持续增高,从妊娠6周开始合成,至12-15周达高峰。胎儿血浆中的AFP值可达到3mg/ml,随后即逐渐降低,出生后,AFP合成很快受抑制,其含量降至50μg/L,周岁末婴儿的浓度接近成人水平,一般健康成人血浆AFP浓度低于25μg/L。 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血清AFP测定结果大500μg/L以上,或含量有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 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变化的速率和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低有一定相关性,分化程度较高的肿瘤AFP含量常大于200μg/L。 血清AFP含量的检测对其它肿瘤的监测亦有重要临床价值。如睾丸癌、畸胎瘤、胃癌、胰腺癌等患者血清AFP含量可以升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