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莞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袁汝钊
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 概述 全球登革热流行态势 1、全球有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曾发生流行。目前主要流行地为拉美、东南亚、西地中海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2、世界各地主要流行区: 今年,截止6月,巴西发病73万,死亡321例。 墨西哥,发病21406,死亡23。 洪都拉斯,发病1.46万,死亡16。 多米尼加,发病6600,死亡36。 哥斯达黎加,发病6521。 瓜德罗普岛,发病3.3万,死亡5。 马提尼克岛,发病2.6万,死亡13。 流行病学 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病后5日有传染性。 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 在患者中,以轻型病例为主。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通常登革热在一个地区流行后,将有一段间竭时间,再发生第二次流行。在广东省珠三角,同一地区约间隔7-10年流行一次。 我市居民普遍易感。 全球登革热流行态势 登革热防治总目标 登革热疫情调查处理(第一步) 1.核实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主要临床特征 (3)实验室检查 2.流行病学调查 (1)个案调查 (2)分布特点调查 (3)传染来源及流行因素调查 (4)媒介调查 (5)病原调查 登革热疫情调查处理(第二步)实施控制措施 1. 组织措施 (1)引起重视: ①指挥领导:组织队伍,深入疫区,制造声势; ②要求当地抓卫生的行政领导参加现场会议,通报疫情,要求当地各级政府要正视疫情,明白登革热传播和控制途径,要充分理解控制疫情的各项具体措施; ③当好领导参谋,做好专业培训指导,提供宣传资料。 (2) 广泛深入的宣传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墙报等手段开展宣传,使群众懂得登革热的防治知识,自觉参与防治登革热行动。 专业队伍与全民参与相结合。 2 .技术措施 登革热为乙类法定传染病,登革热疫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以最快的方式上报。 应通报邻近镇(街),必要时组织联防。 疫点的划定 无论镇(街),社区或者农村,已证实登革热发生或流行时,划定以病家为中心半径100米周围的居民区作为疫点。大村、社区或居委会内有多个疫点划为疫区。 受登革热疫情直接威胁的地区为“危险区”。 灭蚊、防蚊 对疫点、疫区必须进行室内外的紧急杀灭成蚊。 重中之重是消灭孳生地。 要特别做好流行区内医院、学校、机关、建筑工地等范围内的灭蚊工作。 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问世。 当有登革热流行或前往登革热流行区时,应穿长袖外衣,减少皮肤暴露,白天使用驱避剂,防止媒蚊叮咬。休息时使用防蚊剂或进行室内空气灭蚊,挂蚊帐,以减少蚊子的叮咬传染。 预防措施效果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发病率(罹患率)、二代发病率、流行持续时间、伊蚊成蚊密度和幼虫指数等——参考指标, 布雷图指数5——防治措施落实的根本指标。 区分输入性疫情和本地感染疫情 疫情控制 防控重点 查明患者病毒血症期在境内的停留地点 落实清除孳生地 蚊媒密度调查 卫生宣教 喷药灭蚊及疫情监测等防治措施 做好传播风险评估 疫情控制 1.组织协调与沟通 2.病例管理 3.流行病学调查 4.媒介伊蚊的控制 疫情控制发生输入性疫情 1.组织协调与沟通 第一时间通知疫情发生地的镇(街)政府及居委会或村委会 做好组织协调登革热防治工作,组织相关药物、试剂,物资储备与调拨。 开展宣传教育。 疫情控制发生输入性疫情 2.病例管理 救治病人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 病例救治与管理: 病人治疗、卧床休息地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 住院治疗并做好防蚊隔离。 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5天并热退。 疫情控制发生输入性疫情 2.病例管理 防蚊隔离要求: 隔离室应有防蚊措施,如纱窗、纱门(网)、蚊帐,发热病人使用过的蚊帐可用杀虫剂浸泡; 或在住处喷洒击倒杀虫剂或滞留杀虫剂; 并在隔离室周围100米范围内每周杀灭伊蚊成蚊和随时清除伊蚊孳生地。 采样: 血清,急性期(即发病5天内)与恢复期血液5ml以上分离血清送检。 疫情控制发生输入性疫情 3.流行病学调查 (1)个案调查:调查病例发病前二周至发病后5天的活动地点,尤其是入境后活动、叮咬史、就诊经过等 (2)病例搜索: ①主动追查旅行史,在同行人中追索可疑病例。 ②若病例病毒血症期在本地,在本地发病十一天(最短外潜伏期加最短内潜伏期)以后,对其发病期间活动地点的接触者或共同暴露者,需跟踪观察25天(最长外潜伏期加最长内潜伏期)是否有疑似病例发生。 疫情控制发生输入性疫情 3.流行病学调查 (3)蚊媒密度调查与评估: 在疫点开展幼虫调查(布雷图指数),调查疫区内50~100户居民,检查室内外所有积水容器及幼虫孳生情况,计算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 疫情控制发生输入性疫情 4.媒介伊蚊的控制 (1)紧急喷药,杀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6丙酮碘化反应7.ppt
- 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7.ppt
- 3.1封装性3.2继承性3.3多态性7.ppt
- 3.5力的分解27.ppt
- 3、刑法的效力范围7.ppt
- 3合同法(效力)7.ppt
- 3财务顾问(下)7.ppt
- 4-1传感器成像7.ppt
- 4-3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电路7.ppt
- 4A广告公司客户服务手册7.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