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防范野生菌果菜中毒工作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范野生菌果菜中毒工作课件

前言 我县野生植物十分丰富,随着气温升高、雨量逐渐充沛,野菌、野菜、野果也陆续出现,其中部分野生植物具有毒性,如果误食,容易发生中毒事件。 因此要强化相关知识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对有度植物的识别能力,减少和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县常见野生毒菌 白毒鹅膏菌(白毒伞)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后近平展,直径7~12cm,表面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离生,梢密,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9~12cm,粗2~2.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实心或松软,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菌环生柄之上部。 ?????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 ?????分布于我国河北、吉林、江苏、福建、安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山西、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此蘑菇极毒。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我县常见野生毒菌 美丽粘草菇 ?????子实体中等大,白色,菌盖直径6~10cm,初期近圆形,后期近平展。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变粉红色。菌柄细长,长6~15cm,粗0.6~1.3cm,圆柱形。菌托苞状而大。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湖北、湖南、四川、吉林、新疆、香港等地。 ?????有毒,不可食用。 我县常见野生毒菌 臭黄菇 ?????又称鸡屎菌(广西)、油辣菇(四川)。 ????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土黄至浅黄褐色,表面粘至粘滑,边缘有小疣组成的明显的粗条棱。菌盖直径7~10cm,扁半球形,平展后中部下凹,往往中部土褐色。菌肉污白色,质脆,具腥臭味,麻辣苦。菌褶污白至浅黄色,常有深色斑痕,长短一致或有少数短菌褶,弯生或近离生,较厚。菌柄较粗壮,圆柱形,长3~9cm,粗1~2.5cm,污白色至淡黄色,老后常出现深色斑痕,内部松软至空心。 ?????夏秋季在松林或阔叶林地上群生或散生。 ?????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地区。 此菌在四川等地被群众晒干,煮洗后食用。但在不少地区往往食后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病症,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精神错乱、昏睡、面部肌肉抽搐、牙关紧闭等症状。一般发病快,初期及时催吐可减轻病症。 我县常见野生毒菌 又称疝疼乳菇。 ?????子实体中等。菌盖深蛋壳色至暗土黄色,具同心环纹,边缘白色长绒毛,乳汁白色,不变色,味苦。菌盖直径4~11cm,扁半球形,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这缘内卷 。菌肉白色。菌褶直生至延生,较密,白色,后期浅粉红色。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单生或散生。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四川、广东、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 我县常见野生毒菌 又称赭红口蘑 ?????子实体中等或较大。菌盖有短绒毛组成的鳞片。浅砖红色或紫红色,甚至褐紫红色,往往中部浮色。菌盖直径4~15cm。菌褶带黄色,弯生或近直生,密,不等长,褶缘锯齿状。菌肉白色带黄,中部厚。菌柄细长或者粗壮,长6~11cm,粗0.7~3cm,上部黄色下部稍暗具红褐色或紫红褐色小鳞片,内部松软后变空心,基部稍膨大。 ?????夏秋季生于针叶树腐木上或腐树桩上,群生或成丛生长。 ?????分布于我国台湾、甘肃、陕西、广西、四川、吉林、西藏、新疆等地区。 ?????此菌有毒,误食此菌后,往往产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病症。但也有人无中毒反应。 我县常见野生毒菌 毒蘑菇——粉红枝瑚菌 ?????又称珊瑚菌、扫帚菌、刷把菌(四川)、鸡爪菌、则梭校(西藏)、粉红丛枝菌。 子实体浅粉红色或肉粉色,由基部分出许多分枝,形似海中的珊瑚。子实体高达10~5cm,宽5~10cm,干燥后呈浅粉灰色。每个分枝又多次分叉,小枝顶端叉状或齿状。菌肉白色。多生于阔叶林中地上又称珊瑚菌、扫帚菌、刷把菌(四川)、鸡爪菌、则梭校(西藏)、粉红丛枝菌。 子实体浅粉红色或肉粉色,由基部分出许多分枝,形似海中的珊瑚。子实体高达10~5cm,宽5~10cm,干燥后呈浅粉灰色。每个分枝又多次分叉,小枝顶端叉状或齿状。菌肉白色。多生于阔叶林中地上。 我县常见野生毒菌 我县常见野生毒菌 我县常见毒果 马桑果又名毒空木、水马桑、鸭食木、鸡瘟柴、马鞍子等,为马桑科植物,生长于山坡或山沟中,我国南方各省多见。马桑果豌豆大小,圆形多肉,未成熟时呈绿色。 常见为灌木,在湖北利川也偶有乔木状发现,分枝水平开展,小枝四棱形或成四狭翅,每5~6月份成熟,初呈鲜红色,后渐变为紫黑色,味甜略涩,有剧毒,常被儿童采摘误食而中毒,甚至引起死亡。 我县常见毒果 夹竹桃 常绿直立大灌木,夹竹桃原名应为甲子桃,传说60年结一次果,因甲子桃果实极为少见,有的地方误称“夹竹桃”。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