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_教学课件_朱明松 王翔模块六 课题二
课题2 零件综合加工训练二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会识读零件图; ②熟悉工件安装、刀具选择、工艺编制及切削用量选择; ③掌握台阶工件轮廓的加工工艺制订及程序编制。 2.技能目标 ①掌握Z轴设定器的使用方法; ②掌握外轮廓和铣孔的精度控制方法。 [知识学习] 一、加工工艺分析 1.工、量、刃具选择 (1)工具选择:工件装夹在平口钳上,平口钳用百分表校正,X、Y方向用寻边器对刀,Z方向用Z轴设定器对刀,其工具见表6-2-1。 (2)量具选择:轮廓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深度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内孔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具体规格、参数见表6-2-1。 (3)刃具选择:上表面铣削用端铣刀;轮廓加工用键槽铣刀;孔加工用中心钻、麻花钻及铰刀,具体规格、参数见表6-2-1。 2.加工工艺方案 (1)加工工艺路线 本课题以铣削台阶外轮廓、平底孔、钻孔及铰孔为主;对于该零件外轮廓的加工采用先粗后精的方法加工,若单件加工可以只编写精加工程序,粗加工通过修改刀具半径的方法设置精加工余量;若批量生产应直接编写粗、精加工程序,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孔加工,根据被加工孔的精度要求安排钻孔(含钻中心孔)+铰孔加工工艺,且应放在待加工面加工结束后进行,若先钻、铰孔后再加工上表面,加工表面时会使铝屑掉入已加工的孔内,使已铰好的孔壁划伤。具体工艺路线如下: ①粗、精铣坯料上表面。粗铣余量根据毛坯情况由程序控制,留精铣余量0.5mm。 ②用Ф16键槽铣刀粗精铣外轮廓和Ф25+0.1 0内轮廓。 ③用中心钻钻4×Ф10+0.022 0中心孔。 ④用Φ9.7麻花钻钻4×Ф10+0.022 0孔。 ⑤用Ф10H8机用铰刀铰4×Ф10+0.022 0孔。 [技能训练] 一、加工准备 1.阅读零件图,并检查坯料的尺寸。 2.开机,机床回参考点。 3.输入程序并检查该程序。 4.安装夹具,夹紧工件。 机用虎钳安装在工作台上,用百分表校正钳口。工件装夹在机用虎钳上并用平行垫铁垫起,使工件伸出钳口12mm左右。 5.刀具装夹 本练习题共使用了5把刀具,把不同类型的刀具分别安装到对应的刀柄上,注意刀具伸出的长度应能满足加工要求,不能干涉,并考虑钻头的刚性,然后按序号依次放置在刀架上,分别检查每把刀具安装的牢固性和正确性。 三、空运行及仿真 注意空运行及仿真时,使机床机械锁定或使G54中的Z坐标中输入50mm,按下启动键,适当降低进给速度,检查刀具运动轨迹是否正确。若在机床机械锁定状态下,空运行结束后必须回机床参考点;若在更改G54的Z坐标状态下,空运行结束后Z坐标改为-1,机床不需要回参考点。 四、零件自动加工 首先使各个倍率开关达到最小状态,按下循环启动键。机床正常加工过程中适当调整各个倍率开关,保证加工正常进行。 五、零件检测 零件加工结束后,进行尺寸检测,检测结果写在评分表中(见表6-2-3)。 六、加工结束,清理机床 松开夹具,卸下工件,清理机床。 [操作注意事项] 1.安装虎钳时要对虎钳固定钳口进行校正。 2.工件安装时要放在钳口的中间部位,以免钳口受力不均。 3.工件在钳口上安装时,下面要垫平行垫铁必要时用百分表找正工件上表面,使其保持水平。 4.加工过程中应充分浇注冷却液。 5.当程序执行到M00暂停时,不允许手动移动机床,在停止位置手动换刀,继续执行程序。 [思考与练习] 1.如图6-2-4所示零件,编写加工程序并加工。 * * * 在线教务辅导网: 教材其余课件及动画素材请查阅在线教务辅导网 QQ:349134187 或者直接输入下面地址: (2)合理切削用量选择 加工铝件,粗加工深度除留精加工余量,可以一刀切完。切削速度可以提高,但垂直下刀进给量应小,参考切削用量见表6-2-2。 二、对刀 1.X、Y向对刀 采用寻边器对刀。 2.Z向对刀 采用Z轴设定器对刀 如图6-2-3所示,主要用于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Z轴坐标,通过光电指示或指针指示判断刀具与对刀器是否接触,对刀精度应达到0.005mm。Z轴设定器高度一般为50mm或100mm。 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校准 以研磨过的圆棒平压Z轴设定器的研磨面并与外圆的研磨面保持在同一平面,同时调整侧面的表盘,使指针调到零,即完成设定。 ②使用 首先将工件表面擦拭干净,Z轴设定器的表面和底面一并擦干净,平放工件上面。其次将机床主轴上的刀具移到设定器的端面,接触后注意表盘,当指针到达设定时的零位,记下机械坐标系的Z值加Z轴设定器的高度即为刀具的长度补偿值。 用上述方法分别测量5把刀的刀位点从参考点到工件上表面的Z数值,分别输入到对应的刀具长度补偿中(G54中Z值设为-1)。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科版小学科技学术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课件1652625842新版.ppt
- 教科版思品九年级第二十课世界舞台上的中国PPT课件.ppt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植物的卵》课件之一优质文档.ppt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用纸造一座桥ppt课件下载.ppt
- 教科版思品九年级第八课日月无私照PPT课件.ppt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学期《比较水的多少》PPT课件.ppt
- 教科版迷信四年级下册《电路出弊病了》PPT课件优质文档.ppt
- 教科版思品九年级第三单元关注弱势群体教科版PPT课件.ppt
- 教科版科学六下《化学变更随同的气象》ppt优质文档PPT课件.ppt
- 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南辕北辙》课件修改版.ppt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