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量元素
镁、铅
镁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作用
分布:
成人体内总镁含量约25g,其中60%~65%存在于骨、齿,27%分布于软组织。
作用:
镁参与生命活动及新陈代谢过程。
镁参与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
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强度和密度具有重要作用。
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镁可镇定中枢神经。
缺乏与过量对人体的影响
缺乏:
镁缺乏可致血清钙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
对血管功能可能有潜在的影响;
钙代谢异常。
造成神经系统问题,如记忆力衰退、神经错乱、抑郁症、幻觉、肌肉震颤等。
影响心脏、骨骼及胃肠道等器官功能。
过量:
当肾功能不全时,大量口服镁可引起镁中毒,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烦渴、疲乏无力,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瞳孔散大等。
饮食调整
镁广泛分布于植物中,肌肉和脏器中较多,动物性食品中镁的利用率较高,达30%~40%。
人体内缺乏镁,多食海带、紫菜、芝麻、大豆、糙米、玉米、小麦、菠菜、芥菜、黄花菜、黑枣、香蕉、菠萝等。
整粒的种子、未经碾磨的谷物、青叶蔬菜、豆类和坚果是日粮镁最为丰富的来源;
(鱼、肉、奶和水果中镁含量较低;乳制品中镁较少。)
铅与人体的关系
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铅中毒时会出现多种视觉功能障碍。铅沉积在感觉感受器会使嗅觉阈提高。铅对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影响是降低运动功能和神经传导功能。
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铅在体内蓄积,可致贫血或使原有的贫血加重,铁营养状态越差,铅的含量越高。
铅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分为急性铅肾病和慢性铅肾病两类。早期影响局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可逆,可以通过排出铅来恢复肾小管功能。
铅对骨骼系统的损害:
铅对骨骼的毒性作用一是通过损伤内分泌器官而间接影响激素合成或对骨功能和骨矿物代谢的调节能力;
铅的吸收与排泄
铅的吸收:
肠道吸收:
肠道是非职业性铅暴露时铅吸收的主要途径。铅由小肠吸收入血。提高膳食中钙、铁和锌的含量可有效降低铅在肠道的吸收。
呼吸道吸收:
空气中的铅经呼吸道吸入肺内,再通过肺泡毛细血管单位吸收入血。
经皮肤吸收:
铅经皮肤吸收的量极少。
铅的排泄:
约2/3经肾脏随小便排出;
约1/3通过胆汁分泌排入肠腔,然后随大便排出;
另有极少量的铅通过头发及指甲脱落排出体外。
如何排铅
食疗排铅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1)含丰富的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及一些植物的叶子,带酸味的水果如桔子、柠檬、石榴、山楂,尤其是酸枣中的含量最丰富,苹果、草莓、鲜辣椒、卷心菜、蒜苗、雪里红、西红柿、菜花等也含有维生素C。
(2)含丰富蛋白质和铁的食物。蛋白质和铁可取代铅与组织中的有机物结合,加速铅代谢。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牛奶和瘦肉等,含铁丰富的绿叶菜和水果则有菠菜、芹菜、油菜、荠菜、番茄、柑桔、桃、李、杏、菠萝和红枣等。
(3)大蒜素。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与铅结合成为无毒的化合物。酸牛奶可刺激胃肠蠕动而减少铅吸收。
附: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 。(勤洗手、剪指甲;少用化妆品、染发剂;不咬异物、玩具、学习用品。少吃爆米花、皮蛋、罐头等。)
谢谢大家
2016.5.1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