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运用工程》第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
第四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 4.1 汽车的制动性 4.2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4.3 汽车的被动安全性 行车制动俗称脚制动或脚刹车。 驻车制动俗称手刹车或手制动。 三个评价指标 ?制动效能(含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抗衰退性能); ?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包括抗跑偏、抗侧滑和保持转向能力的性能)。 制动效能的定义 ?在良好的路面上,汽车以规定的初始车速以规定的踏板力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它是制动性能的最基本指标。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抗热衰退性能:汽车在高速行驶或下长坡道时制动性能的保持程度。抗水衰退性能:是指汽车涉水后对制动性能的保持能力 ?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的评价:常用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 ? 制动时发生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时,则汽车将偏离给定的行驶路径。这时,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能不佳。 轿车制动规范 仔细观察汽车 的制动过程可发现,轮胎留在地面上的印痕从车轮滚动到滑动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第一阶段:单纯滚动,印痕的形状基本与轮胎胎面花纹相一致。 第二阶段:边滚边滑-可辨别轮胎花纹的印痕,但花纹逐渐模糊,轮胎胎面相对地面发生一定的相对滑动,随着滑动成分的增加,花纹越来越模糊。 第三阶段:拖滑-车轮抱死拖滑,粗黑印痕,看不出花纹。 不同滑动率轮胎印迹变化规律 随着制动强度的增加,车轮的滑动成分越来越大。它通常用滑动率S表示。 各种路面平均附着系数 ?道路的类型、路况 ?汽车运动速度 ?轮胎结构、花纹、材料 ?轮胎的磨损会影响其附着能力。 ?路面的宏观结构应有一定的不平度而有自排水能力;路面的微观结构应是粗糙且有一定的棱角,以穿透水膜,让路面与胎面直接接触。 ?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提高附着能力:低气压、宽断面和子午线轮胎附着系数大。 ?滑水现象减小了轮胎与地面的附着能力,影响制动、转向能力。 ?潮湿路面且有尘土、油污与冰雪、霜类。 制动系作用时间对制动距离影响 制动系作用时间是影响制动距离的重要因素! 车辆安全间距 ?高速制动或下长坡制动,制动器温度迅速上升,摩擦力矩显著下降,即热衰退现象。要求汽车以规定车速连续制动15次,制动强度为3m/s2,最后不低于冷试验效能的60% (5.8m/s2) 。 ?当汽车涉水后,因水进入制动器,短时间内制动效能的降低,称为水衰退现象。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汽车时域响应分为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等速直线行驶,急剧转动转向盘,然后维持转角不变,即对汽车施以转向盘角阶跃输入,汽车经短暂的过渡过程后进入等速圆周行驶工况。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等速直线行驶和等速圆周行驶两个稳态运动之间的过渡过程所对应的瞬间运动响应。 稳态转向特性:不足转向、中性转向、过度转向。转向盘保持一个固定转角不变,缓慢加速或以不同车速等速行驶时,不足转向的汽车转向半径逐渐增大,中性转向的汽车转向半径不变,而过度转向的汽车转向半径逐渐减小。 汽车时域响应是把汽车作为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特性。 驾驶员-汽车系统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根据需要,操纵转向盘使汽车做转向运动。路面的凹凸不平、侧风、偏载等影响汽车的行驶。驾驶员根据道路、交通等情况,通过眼、手及身体感知的汽车运动状况(输出参数),经过头脑的分析、判断(反馈),修正其对转向盘的操纵。如此不断地反复循环,操纵汽车行驶前进。 主观评价法: 凭借主观感觉的评价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 侧偏特性:侧偏力、回正力与侧偏角的关系 概念 最大侧偏力的影响因素 附着条件?及垂直载荷FZ 轮胎胎面花纹、材料、结构、充气压力 路面材料、结构、潮湿程度 车轮外倾角 3. 轮胎结构、工作条件与侧偏特性 尺寸↑的轮胎,k ↑ ; 子午线轮胎接地面宽,k大; 钢丝比尼龙轮胎k大; 扁平率:轮胎断面高度与断面宽度之比H /B ↓, k ↑ ; 在一定范围内,载荷↑ (FZ ↑ ) ,k ↑ 。但载荷↑太大时,k↓; 轮胎充气压力 ↑ ,k ↑ ; 行驶车速对k影响较小; 潮湿特别在积水时,k ↓很大。 附着椭圆 一定侧偏角下,驱动力或制动力增加时,侧偏力逐渐有所减小,这是由于轮胎侧线弹性有所改变的关系。当纵向力相当大时,侧偏力显著下降,接近附着极限时,切向力已耗去大部分附着力,而侧向力能利用的附着力很小。 ☆ 忽略转向系的影响,以前轮转角作为输入; ☆ 汽车只进行平行于地面的平面运动,而忽略悬架的作用; ☆ 汽车前进(纵轴)速度不变,只有沿y轴的侧向速度和绕z轴的横摆运动(ay0.4g) ; ☆ 驱动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羊水栓塞护理措施.pptx VIP
- 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docx VIP
- 2025年粤东西北教师全员轮训心得体会2篇.doc VIP
- TCRHA-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pdf VIP
- 中联W6015-8A塔吊说明书操作手册.pdf VIP
- 过滤材料和部件市场前景预测与技术创新策略研究报告.pdf
-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降低.pptx
- 8.27-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8月底开学摸底考试题及答案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底开学摸底考物理答案.pdf VIP
- 华为HCIE-CloudServiceSolutionsArchitect云服务练习试题.doc
- 8.27-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8月底开学摸底考试题及答案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底开学摸底考英语答案 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