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蜂窝织炎_课件
急性蜂窝织炎
2012/3/23完成
急性蜂窝织炎 学习重点
一.定义
二.临床表现
三.处理原则
四.护理措施
定义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无名肿毒”、“有头疽”“流火”等范畴。
特点:1、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
2、炎症可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感染引起,亦可由局部化
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功经淋巴、血流传播而发生。
3、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由于链激酶和透明
质酸酶的作用,病变扩展迅速,有时能引起败血症。
4、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蜂窝织炎,由比较容易局限为脓肿。
急性蜂窝组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临床诊断
一、好好于下肢、足、痛部、外阴及肛周等。
二、皮肤损害 一般患处呈弥漫性红肿、边界不清,其上可发生水疱,中央炎症明显,局部有疼痛及压痛。可出现波动、破溃、排脓,亦可不破、吸收、消退。发生于指(趾)称瘭疽,中医称“蛇头疔”。慢性蜂窝织炎致局部变硬、萎缩时称硬化性蜂窝织炎。
三、常伴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四、可有局部淋巴结炎、淋巴管炎,甚至可并发转移性脓肿、败血症。
临床表现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常因致病菌的种类、毒性和发病的部位、深浅而不同。临床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一般性皮下蜂窝组织炎 其表现为局部皮肤组织肿胀疼痛,表皮发热发红,红肿边线不清,中央部位呈暗红色,边缘稍浅。病变位于较疏松组织时,疼痛较轻;深部位时,皮肤红肿常不明显 ,但有局部组织的肿胀和深压痛 ,全身症状明显。
2、产气性皮下蜂窝组织炎 主要致病菌是厌氧菌,常发生与大小便污染的会阴部或下腹部伤口处。早期为皮下蜂窝组织炎,随着病情加重表现为进行性的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坏死,脓液恶臭,局部有捻发音,全身状况迅速恶化。
3、颌下急性蜂窝组织炎 可发生喉头水肿和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炎症有时还或蔓延到纵隔。
4、皮下坏疽 多见于新生儿背、臀部等经常受压部位。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增加;
脓肿穿刺或脓液涂片 明确病菌;
药物敏感试验 疑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
影像学检查 进一步了解组织感染情况。
处理原则
1.局部治疗:50%硫酸镁溶液--适用于初起者,应在在48小时内用硫酸镁溶液加温水袋热敷,48小时外冷敷。外敷的时间每次15分钟左右,由于硫酸镁具有高渗、消肿、止痛、的药理作用,故应用于临床,收到比较满意效果。
2、脓肿引流:脓肿形成应尽早实施多处切开减压、引流并清除坏死组织。尤其是颌下,以防喉头水肿,压迫气管。
3、全身治疗:抗感染,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急救准备。
护理措施
2、对厌氧菌感染者,给予3﹪过氧化氢冲洗创面和湿敷。
3、脓肿切开引流者,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换辅料。
4、监测生命体征,着重体温与呼吸变化。高热者物理降温或遵医嘱服退烧药,鼓励多饮水。
5、嘱病人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食含丰富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的饮食,增强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6、防止窒息:若有呼吸费力,发绀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插管准备。
1.全身治疗:卧床休息、止痛、患肢抬高并制动,选用有效抗生素(第三代头孢抗菌素)。
病案资料
宋文明,男,49岁,因“劳力性气促、心悸1年,加重10+天”于2014年02月26日15点27扶人病房,入院时测体温:36.5℃ 脉搏:69/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15/66mmHg,神清合作,慢性重病容,全身肿胀,半卧位,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怒张,肝大于右肋下1cm,剑下2cm可扪及,质软,轻触痛,肝颈征阳性。肘关节以下皮肤肿胀,右手掌部见大片状皮肤肿胀,局部红肿,皮温高,可见多处皮肤破溃,有脓性液体流出,肢端血运尚可,双下肢踝关节以下重度凹陷性水肿,有触痛,四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