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善意救助者法立法与司法
我国善意救助者法立法与司法
摘 要:我国社会目前存在比较严重的诚信危机,突出地表现在救助他人的问题上。借鉴国外好撒马利亚人法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在我国确立好撒马利亚人法的基本原则,不对公民科加一般救助义务,仅确认特殊救助义务,坚持对见义勇为者和善意施救者的损害予以救济,通过善意施救者的抽象过失和具体过失豁免权以保护善意施救者,鼓励公民积极救助他人;辅以故意和重大过失造成损害的承担侵权责任,促使救助行为达成其救助目的,在切实保护救助者的同时能有效地规范救助行为。
关键词:好撒马利亚人法;善意救助者法;一般救助义务;豁免权;侵权责任
作者简介:杨立新,男,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从事民商法研究;王毅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研究生,从事民法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3-0073-12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诚信道德和诚信秩序出现重大问题,并且通过数起案件的法律适用引发了更大范围的影响。从1995年的广西刘秋海案1作为第一起进入公众视线的救人者被诬告案,《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中华工商时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先后对事件始末进行了详细披露2,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道德的深刻反思和对于救人者权益何以保障的追问。继之,2006年南京彭宇案3,2009年天津许云鹤案4,被社会舆论对诚信道德和诚信秩序提出了严重的拷问。随着彭宇案的调解和许云鹤案的维持原判,对这两个案件本身的质疑似乎已经平息,但提出的问题并没有消弭。我们认为,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好撒马利亚人法的经验,对善意救助者从法律上、制度上给予更全面的保障,为处理这类案件提供理论支持和法律依据,让人们有信心、有勇气承担诚信义务,改变“谈救人色变”的局面,弥合诚信道德和诚信秩序的社会创伤。
一、国外好撒马利亚人法的立法概况
(一)好撒马利亚人法的来源
好撒马利亚人法源于圣经中的好撒马利亚人的记载。好撒马利亚人是基督教文化中一个???名的成语,意为好心人、见义勇为者,来源于《新约圣经·路加福音》十章25至37节耶稣基督讲的一个寓言:一个犹太人被强盗打劫受了重伤,躺在路边,有一个祭司和一个利未人路过不闻不问;一个撒马利亚人路过,不顾隔阂,动了慈心照顾他,并且自己出钱把受伤的犹太人送进旅店。耶稣用这个寓言说明,鉴别人的标准是人心而不是人的身份。犹太人自己的祭司和利未人虽然是神职人员但见死不救,而仇敌撒玛利亚人却成了救命恩人和见义勇为者。借鉴好撒马利亚人寓言,一些国家制定了好撒马利亚人法(又译作行善人保护法)[1](P606),用立法手段保护善意救助他人者,规定急救人士在抢救伤者的过程中或其后对方死亡,可以适用好撒马利亚人法撤销死者家属对治疗者的法律起诉,从而鼓励善意救助伤、病人士的高尚行为。
(二)大陆法系的好撒马利亚人法
1. 大陆法系好撒马利亚人法的立法概况
据学者研究,古埃及法和印度法中就有惩罚见死不救者的规定。[2]在现代,大陆法系国家对于好撒马利亚人法的规定多见于刑事立法之中,即科加普通人以一般救助义务,见危不救或见死不救的行为则因违反法定的救助义务而构成犯罪。
大陆法系国家认为,紧急情况下不援助他人是一项罪过,这种立法具有高度一致性。救助处于危险中的人的义务起源于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家。[3]19世纪20年代,大陆法系某些国家开始转变行为人不对他人承担一般救助义务的法律规定,制定刑法要求行为人对处于危险或者危难中的他人承担救助义务。对此,1822年《西班牙刑法典》、1845年《俄国刑法典》、1853年意大利《托斯卡纳刑法典》、1867年《比利时刑法典》、1871年《德国刑法典》、1881年《荷兰刑法典》、1889年《芬兰刑法典》都有相关规定。1在当代,几乎所有国家都制定了民法典或刑法典来规定作为好撒马利亚人所承担的一般救助义务。例如,《德国刑法典》第330c条对行为人承担的救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时需要急救,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急救有可能,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大义务而不进行急救的,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4](P218)法国将有关行为人承担一般救助义务的好撒马利亚人法于1994年编入《法国新刑法典》,第223-6条规定:“任何人对于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前款同样之刑罚。”[5](P73)西班牙刑事立法贯彻好撒马利亚人法的经历也与法、德两国大致相似。
在民法领域,1867年《葡萄牙民法典》是欧洲第一部规定违反救助义务要承担侵权责任的民法典。进入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