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国语文教材变迁
新中国语文教材变迁
一
除了简单的识字课本(类似于鲁迅小说《孔乙己》中提及的那种用以传授“上大人孔乙己”的读法、写法的初级读本)外,在中国封建时代,基本上没有一本真正的母语教材。正所谓“文以载道”,在中国传统文人眼中,文章是用来表达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的;同样,那些用以表达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的文章,亦可以当作语文教材来读。所以,在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除识字、习字外,儒家经典基本上就充任着母语教材的角色。
民国时期,曾经出现过语文教学的短暂繁荣,并且出现了像胡适、蔡元培、梁启超、吕思勉、朱自清、陶行知、周谷城、周予同、陈望道、郭绍虞、萧涤非、浦江清、罗庸、余冠英、傅庚生、李广田、王季思等一批“大师级”的教育行家及语文教育家。但是,由于时间短暂(基本上也就30年)、战乱频仍(抗战和内战),特别是意识形态方面??隔膜,这段时期的母语教学未能形成很有影响力的成果,有关语文教学的理论、实践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新中国建成后亦未得到很好的总结和扬弃,内地的语文教学、教材编纂基本上完全脱离了民国时期的语文教学的路数,可以用“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来形容。
二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鲜明的政治色彩体现强烈的国家意志。在民族积弱、个体国家意识薄弱的时代背景下,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唯有依靠高强度的政治组织,才可能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工业,提升国力,不受外人欺侮。另一个鲜明色彩是“苏式标准”。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政府急切希望在知识体系、教育体系上与苏联“老大哥”全面对接,以快速汲取现代工业知识体系和经验。
1949年秋,新中国第一批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以叶圣陶等人主编的解放区“国语课本”为基础的修订本,新中国第一批中学生拿到手的也是以老解放区的“中等国文”为蓝本修订出来的一套临时课本。这两套临时课本里的课文都是白话文,不分单元,只有简单的注解和问答式的习题。这些课文的特点是高度重视政治思想性,有较强的政策观念。
1950年12月,新组建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着手编辑出版新中国首套正式语文教材。这套教材遵循着“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教学原则,但限于当时的条件,教材存在着总体分量太轻、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重视不够、没有系统、各类文章混编、不分单元、缺乏科学性等问题。1951年7月出版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和1953年改编出版的语文课本,具有强烈的政治气息,课本中涉及中共党史和革命领袖等方面的内容非常突出,诸如小学课本里的《八角楼上》《毛主席在韶山》《毛主席尊敬老师》《毛主席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等等,中学课本里的《毛泽东同志的青年时代》《学习白求恩》《任弼时同志二三事》等等即为代表。
为了在知识体系、教育体系上与苏联全面对接,这个时期,大量的苏联作品被选入语文教材。这些作品多反映苏联现代生活,其中不乏佳作,也有一些政治色彩浓厚,文学色彩较弱。除此之外,苏联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语文教学的走向。
建国初期,一位苏联教育专家评价中国当时的语文教学状况,认为不重视语言因素和文学因素,政治说教太多。针对这一现象,在叶圣陶的倡导下,1956年,“语文”课被一分为二——分为语言部分和文学部分,进行分科教学。这年出版的汉语和文学教材,即《初级中学汉语课本》和《初级中学文学课本》,借鉴了当时苏联语文课本分为俄语和文学的做法,并收录了不少俄罗斯文学作品,如契诃夫的《小公务员的死》、普希金的《寄西伯利亚》等。这两套教材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汉语与文学教学体系,加强了语文知识的系统性,是建国后语文教材建设的一个亮点。不足之处是过分强调了文学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一般读写能力的培养。由于时代局限,1956年语、文分科的教材仍然存在政治化、简单化解读的倾向。
三
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狂潮在当时的语文教材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中止了语言和文学课程的分科,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文学作品被政治时文取代。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允许各地自行修订甚至编写教材。当时浙江省初中三册语文课本收录的31篇文章中,马列著作和政论文章占15篇,其余16篇文章,6篇是报道农业生产大跃进的,2篇是表扬大炼钢铁的,4篇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编辑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和鲁迅同期的名家几乎“集体蒸发”,取而代之的是歌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作品,语文教材完全成了宣传手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横遭解散,编辑们下放劳动,各地自行编写的“革命教材”五花八门,十年文化浩劫在新中国语文教材上留下了荒诞的一页。
当时,各地语文课本的选文标准是“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选读文化大革命的好文章和革命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提高接地工程质量措施.doc
- 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体会.doc
- 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和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doc
- 提高油田标准化管理水平措施和建议.doc
- 提高武术基本功练习兴趣研究.doc
- 提高水泵工作效率方法探析.doc
- 提高注水合格率几点看法.doc
- 提高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方法和途径.doc
- 提高煤炭洗选比例障碍分析及政策建议.doc
- 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实效构想.doc
- 达标测试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docx
- 达标测试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南课件.pptx
- 达标测试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 达标测试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达标测试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达标测试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B卷).docx
-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学习课件.pptx
- 达标测试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达标测试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全优】.docx
文档评论(0)